这一届米其林评委大概与北京有血海深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32
导读

二是想看看“星光熠熠”的米其林这一次在北京就是会栽坑还是封神。 而剩下的一星,除了那几间口碑一直不错的粤菜馆,问了几个北京当地人都不知道的鲁菜馆、争议超级超级大的北京宫廷菜馆、一提名字就被回了一句“不好吃…

11月28日,米其林正式发布首版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

20家一星餐厅,2家二星餐厅和1家三星餐厅,轰动餐饮、美食圈。

朋友圈内几乎所有与北京、美食沾点边的人都在激烈吐槽。用词可谓极度不留情面。

说实话,早在几个月前,得知米其林将要进军北京时,小编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一是北京美食荒漠的名头实在太过响亮。二是想看看“星光熠熠”的米其林这一次在北京就是会栽坑还是封神。

18号偷跑的必比登推介榜单,即“旨在表彰那些以人均 200 元人民币以内,提供高品质菜肴的餐馆”的榜单就已经让北京当地人满头问号。

东南亚菜和浙江台州菜暂且不提。上榜的门店正不正宗也按下不提,只是豆汁、爆肚、卤煮等老北京重口味的入选,就让当地人对北京的城市形象可能受损着急。

外国人挑战卤煮的初印象

不敢尝试的豆汁

北京年轻一辈人可能都接受不了的豆汁,散发着黑暗气息的卤煮……这让外地、外国游客一吃那可还得了。

但想着“正菜还没上,也许会有惊喜”,老北京们被人劝劝也就忍了。

然后在今天米其林榜单发布后,愤怒大爆发。

认识的北京爱吃家甚至不想对它发表评论。

引了众怒的北京米其林

不了解榜单上所列餐厅的朋友可能不会理解北京人、甚至上海、广州人的愤怒。

小编先简单介绍一下。

早先公布的米其林榜单,上海入榜40家,广州只有11家,而北京一公布就是23家。数量上就已经让人震惊。

新荣记

而江浙沪本帮菜成了北京米其林的大赢家。

最受瞩目的米其林三星被颁给了来自浙江台州的连锁餐厅新荣记,而在上海米其林榜单中,新荣记仅获得了二星。

唯二的两个二星餐厅,一个給了屋里厢上海菜馆、再加上一星榜单里的淮扬府、老吉堂上海私房菜、另两家新荣记,公布当时在场媒体都傻了眼。

一星榜单,最激烈的则是北京烤鸭界的厮杀。大董、晟永兴、京雅堂……各有所长,但要征服全部北京人绝不可能。

而剩下的一星,除了那几间口碑一直不错的粤菜馆,问了几个北京当地人都不知道的鲁菜馆、争议超级超级大的北京宫廷菜馆、一提名字就被回了一句“不好吃”的西餐厅……同样让人不服气。

尤其是在看到倍受北京人喜爱的OPERA BOMBANA只获得了餐盘奖之后。

早在必比登榜单出炉之后,大董的灵魂人物董振祥先生就发表长文,向米其林喊话:

“米其林评选所抱定的文化优越性,对于北京小吃更多的是猎奇的态度,这会让国际社会以为中国老百姓的美食水平就是爆肚、下水和内脏,而这种偏见显然不是中国美食的主流和大雅。”

“希望米其林评选对所在地美食有更深入的认知,有更虚心的态度,把傲慢、无知和偏见剔除,剩下的则是我们对美食灵魂的共同热爱。”

这一次更是拒绝出席米其林颁星现场,不知道是不是早已预想到了这种尴尬局面。

星光不再米其林

米其林的诞生故事想必各位都已经熟知,简单概括就是为了卖轮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榜米其林榜单是各类餐厅奋斗的目标。而品尝米其林也是美食家们的必做之事。

前几年去贵阳采访餐厅主厨,他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讲他吃遍欧洲的米其林上榜餐厅,跟前法国总理背对背坐在同一家店里的各种故事。

蔡澜先生对米其林的解读

但在米其林试图走出法国、走出欧洲,扩大影响力之后,他的公信力反而逐年下降。

法式餐厅轻而易举受宠;大集团多家餐厅上榜;未见名厨所在餐厅,反而推荐水平明显不如的徒弟所开餐厅……诸多“骚操作”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

今天早上,韩国媒体更是报道称“米其林星级”可以花钱买。

是真是假还没有定论,但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在盲目追捧米其林的星星。

不过假如是真的,本就是为了商业目的诞生的米其林因为商业利益衰落,阿球看来也很合理。

达不到米其林标准的中国菜

进军中国的米其林被吐槽地尤为狠毒。尤其是在进军大陆后的广州、上海指南每一次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米其林与中国的不适配,小编倒也不是很意外。

精致重摆盘,强调艺术性的西餐

出身法国的米其林,评价一个餐厅食物是否能被收录的标准本身就是为了西餐而设:原材料的素质、不同味道是否很好地融合、烹饪技术、烹饪的创新性、是否物有所值、烹饪一致性。

仅是烹调一致性这件事,用“少许”当计量单位的中国大厨们可能就做不到。(小编在同一家店连续两天点同一道菜,味道可能就不一样)

更可况,从法国高档餐厅里走出来的评委们,大概暂时不能接受中国人挚爱的苍蝇馆子上榜。

这可能也是相对精致好看的粤菜占了中国米其林榜单大头。

但在重味道不重装修的广州,第一年米其林二三星被全面空缺的原因之一。

北京有美食吗

“美食荒漠”名号实在太响亮,让小编这两年也总是在疑惑:北京,到底好不好吃?

可以肯定的是,早先,肯定好吃过——

季羡林感慨北京涮肉:

“真可以说是天下绝美”;

梁实秋说北平:

“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张恨水赞叹京师烤肉:

“尝过这异味的人,就会对北平悠然神往”;

……

但四九城“吃主儿”王世襄晚年却直言:“现在完全绝望了,没什么可吃的”。

常有人分析北京美食为何衰落,离不开的就是驱逐路边摊贩;规划拆迁让老字号一再搬迁最终消失;各种涨价,成本、口碑与利益之间难以平衡……

外国人来北京拍美食纪录片找当地人带着第一站竟然去的南锣鼓巷。

问了扎根北京十几年的美食爱好者,回我“北京好吃的都藏着呢”。犄角旮旯胡同深处,外地人找不着。

一句话让小编心里又有了点点希望之火,所以你愿意透露一些自己私藏的北京美味店铺吗?

最后附上同样被吐槽的不轻的北京62家“米其林餐盘”餐厅名单:

Amico、聚、羊大爷涮肉(麦子店西街)、百味园饺子馆、匠牛饺子、花开素食、鸢尾宫1893、紫膳、意味轩、恰(南三里屯路店)、乡味小厨、曲廊院、大里院子、德缘(大栅栏西街)、锦庭、祈年8号、席、老北京炸酱面大王(东兴隆街)、Fresco、福满圆(新源里)、孚道、贡院蜀楼、国贸79、东煦·炉端酒场、海天阁、禾家、Jing、老干杯、叶叶菩提(光华路)、乐·墨瑞、霖舍、花马天堂、莲花空间(金城坊街)、鲁采、长安壹号、福楼、文华扒房、1949-全鸭季、Opera Bombana、金阁、全聚德(前门大街)、拉兹、程府宴、左岸、三清潭、香宫、四季民福(工体东路)、苏帮袁(将台路)、夏宫、鮨龙、桐寿司、和木私厨(西城)、同春园、渡金湖、Trb Hutong、沃夫冈牛排馆、梧桐、新明园、玉、裕德孚、止观小馆、紫金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