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机灵 编辑|朴芳
“关于绑架的电影其实挺多的,我不敢说我这个故事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但只要是原创的,从自己生活中去感受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有一定的价值。”
李非这样评价自己的新电影《两只老虎》。
导演李非
李非,如果近年来关注华语青年导演的观众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
和李非聊天,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挺随性的人,他不太喜欢将问题讲的太透,往往留一些空间供对方自己思考。
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两只老虎》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爆笑喜剧,喜剧只是点缀,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反思与追问。在笑过之后,还会有一些感动。
其实李非这次压力不小,毕竟从第一部到第二部,这次他要驾驭的阵容,确实足够强大。
但既然有了压力,就要想办法去解决。李非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尤其是面对葛优这样的“大咖”,更应该找到适宜的相处之道。恰好葛优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二人在沟通上很顺畅,葛优的专业、敬业令李非难忘。
李非很喜欢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两只老虎》虽然是一部类型片,但本质上还是在讲述小人物的离合悲欢,这可能与李非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希望捕捉到一些生活中的幽默与感动,所以在电影中他设置了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三场考验,这是对张成功、余凯旋的考验,也是对观众们的考验。
从编剧转做导演,李非认为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可能会与其他导演不太一样,毕竟角色都是自己写出来的,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已经和自己产生了感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陌生,也会更加通透。
前不久《正午故事》发布了一篇李非的自述,自述中李非提到自己生命中的几位贵人,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事实上在遇到这些贵人之前,李非一直在蓄力、在准备,所以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他才能第一时间获得贵人的垂青。
我们问李非觉得自己的成功能否复制,他却认真地说,每个个体的经历都无法复制,能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的。可能也正是有了这种尊重个体的态度,李非电影中的人物才会如此的鲜活与生动吧。
对李非的Q&A
犀牛娱乐:这是你的第二部导演作品,这次心态和上次拍《命运速递》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吗?
李非: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能会觉得更自信一些吧,第一次当然是特别稚嫩,虽然这是第二次,但会觉得还有那么多人帮我,这次确实更自信一些。
犀牛娱乐:拍摄的过程当中你说有悲观和乐观两只老虎在心里打架,哪一只老虎占上风的时候多一些?
李非:当然是乐观的。
犀牛娱乐:你之前在访谈中说和赵薇是趣味相投年龄相仿,趣味相投这块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吗?
李非:我们说到共同喜欢的电影,说的都挺接近的,以及说到某个电影的看法。比如说我们有一次聊起费里尼的电影,像《大路》和《卡比利亚之夜》,这都是比较老的电影,相对来说是比较小众的吧,但是我们都特别喜欢,因为这个聊过挺多,我觉得作为一个女演员,后来又做导演,她对电影的认知还是挺深的。
犀牛娱乐:葛优老师片场有没有一些什么表演上的细节,或者是生活上的细节,让你印象挺深刻的?
李非:我说个细节,其实葛大爷有房车,但大爷拍戏每次都不用房车里的厕所,我问为什么,大爷的助理说他每次都去公共厕所上,就是不想麻烦别人每天打扫,他就是一个特别怕麻烦别人的人。包括吃饭也是,我们都是同样的盒饭,里面有五个小菜,他就说我吃不了,三个就行,他就是尽量简单。
犀牛娱乐:在表演上呢?
李非:你知道高尔夫球一套杆有九号,戏里面的杆因为要打出某种效果,他就因为这个,到底哪个杆才能打,他会非常非常认真地去选择最适合的那号球杆。我理解的是他是会给自己一个建设,当他认为演这部戏方方面面都是令人相信的,他才能进入那个角色,我觉得是这样。让人相信,通常是通过细节。
犀牛娱乐:因为你之前也有过表演班的经历,在现场的时候和这些实力派演员还在表演上有一些交流吗?
李非:我是导演,但是我那点粗浅的表演,跟这个一点关系没有,我那个只是玩票的性质,这些都是资深顶级的演员了,都是表演艺术家,我只会是从导演和编剧的角度和他们沟通对人物的理解和对人物关系的理解,对他们的表演提出我的建议。
犀牛娱乐:前几天《正午故事》那篇采访看的人还是挺多的,你觉得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怎么看待贵人这件事?
李非:我说实话我真没觉得有多成功,我那么说其实真的挺感慨的,还算坚守这份热爱,能够到今天一直在做着我自己想做的事,也仅此而已。做的不错就更开心了,如果做的不够好,继续再做。但是关于复制这件事,每一个人都是无法复制的,尤其我们搞创作,写小说,或者拍电影,那么多人物,每一个个体的经历都是无法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