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跑步的女人是稀缺物种。
她们美丽,自信,阳光,有品位,从不轻易放弃,而这也是我对跑者若如初见的第一印象。
登过雪山顶,开过固定翼,她是东南大学的工科女,却有如诗一般梦幻的微信常用名—若如初见。
曾经酷爱羽毛球的她,却爱上了跑步,至今已跑过16场半马、7场全马。
其中包含了伦敦马和北马,在这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一、初跑被虐,在心中埋下种子
若如初见跑步到现在已经有3年多了,刚开始跑步是在2016年。
当时是因为亚太地区商学院第五届腾格里沙漠挑战赛,她报名当了河海大学MBA随队记者。
于是第一次跟随队友训练,跑了玄武湖大圈,印象当中用了7分多配速,跑了9.3公里。
9.3公里,对于一个还没跑过1公里的人来说,是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期间各种岔气,各种疼,一个人跟着队伍后面跑跑走走,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最后居然跑完了!
当天她还发了朋友圈,纪念这一次受苦受难的经历,第一次虽然很难,但跑步这件事在她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直到后来她加入了跑团,跑团对跑量有要求,每个月要求最少80公里。
为了在跑团和大家一起训练,她努力追赶,基本每次都达标,但也会因为工作忙碌加上应酬,会不自觉的减少跑量。
二、放空身心,挑战全马
若如初见一开始没有想过要跑马拉松,当时的她觉得马拉松是专业运动员的事。
跑步初期其实是为了不跟孩子在学习上碰撞,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出去跑步。
同时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情,特别容易焦虑烦躁不安。
而跑步大大缓解了她焦虑等负面情绪,跑着跑着,一点点突破3公里,5公里,那种内心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快乐。
在朋友带跑几次15公里后,于2016年10月16日她尝试了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南半马,跑完后内心十分喜悦,自此之后跑步都会在朋友圈打卡。
直到有次参加滨江半马,朋友圈有个大神在底下留言说:半马不是马,可能是内心有种被人鄙视的感觉,这才暗下决心一定要跑个全马。
即便如此,那个时候的她依然不觉得自己是跑圈内的人,她报名参加越野赛,不停的尝试,30公里江南之巅,50公里柴古唐斯,不停去山野里寻找内心的安宁。
而这些都为她后来的全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10月15日她在朋友的陪伴下尝试了首全马,4小时51分43秒完赛。
跑马让她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满足感,一种比工作上更容易达到的愉悦感,自从跑马后,什么难事都不再是个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几次带队去西藏出差,总归能解决那么多棘手的问题。
“跑马如同打了胜仗,愉悦一整天,发圈是为了记录当下”她回忆到。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跑步成为了她生活的重要元素,不管开心还是颓废的时候,跑一跑,让心放空,简单纯粹的去照顾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三、伦马,北马小步向前但从未放弃
半月板撕裂是若如初见遭遇的最大伤痛,后来去第七届腾格里沙漠挑战赛跑了三天,膝盖伤痛加剧,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训练计划是不是科学的。
今年北马中签实属难得,她从8月份开始备赛跑量100公里,9月份跑量125公里,10月份跑量直接203公里,层层推进。
跟着慧跑无忧App的破4训练计划,10月份增加了4次间歇跑,2次30公里LSD。
因为破4的要求都是5:40配速,经常跑快了,间歇的效果虽然不太好,但相较之前的训练确实更科学。
她的北马最终成绩是4小时02分,今年连续实现了两次PB。
在伦马参赛过程中,她的左膝半月板损伤突然发作,但从没有想过放弃。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够在每次比赛中都能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
于此同时,她在朋友圈发起“为爱奔跑伦敦马关爱玻璃人”项目,募集了131人共一万元的善款。
四、以登珠峰为目标,她的诗和远方
对于她来说跑步和其他的运动一样,都很难说不费钱,但她觉得跑步是对自己的投资。
哪天跑不动了,再有钱也穿不上好看的衣服,因此在跑步上花钱就是投资健康、投资现在的自己。
说到目标,说到为什么坚持跑马,她却给了我意外的答案。
对于若如初见来说,跑步其实是逼自己自律的一个手段,中年不油腻,老了依然可以走四方,无病无痛,有属于她的诗和远方。
“跑马能坚持这么久,希望有一天我能登上珠峰,那才是我的终极梦想”,说到这里若如初见的眼里闪耀着光芒。
从一个家庭主妇到北马4小时完赛,她的成绩不算拔尖,但是她敢于尝试,遇到困难不放弃。
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当中突破自己,不急不躁,享受跑步的过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冬天来临,各大赛事进入尾声,2019年即将结束,但坚持的路上没有终点,为了实现登上珠峰的梦想,相信她一定会用更科学的方法积极备赛,我们期待她在明年的赛场上跑出更好的成绩!
爱跑步的人,眼里有光,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朝气和活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有梦想的跑者很了不起!
抽2个精彩评论
送出《膝前侧疼痛康复与防护》系列课
公布时间:11.29 10:00
在评论处公布中奖名单
PS//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很棒,不如转发到朋友圈就当给小编加个鸡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