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生儿特有生理现象,不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58
导读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内(多为生后2—4天),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丧失,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多为3%—9%),常于生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家长不…

在产科病房,总有一些家长,因为新生儿出现各种“异常现象”而担心,“宝宝体重怎么变轻了,是吃的不好?”“面颊部都是红疹子,是过敏了吗?”。今天小美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内(多为生后2—4天),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丧失,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多为3%—9%),常于生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家长不必忧虑。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体内过多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代谢产物胆红素。而新生儿肝功能尚不成熟未能及时将胆红素代谢出体外,引起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导致皮肤粘膜黄染。一般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期,10-14天消退。一般不需治疗。

马牙和螳螂嘴

“马牙”是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就像小小的“牙齿”一样;螳螂嘴是新生儿两侧颊部有隆起的脂肪垫,两者均属正常现象,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白带和假月经

有些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出现 “月经”、“白带”,主要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雌激素的影响,会出现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内膜增生等现象。胎儿娩出后,由于不再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体内的雌激素会逐渐减少,致使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出现白色分泌物及少量出血。一般2-3日即消失,一般不必处理。

新生儿乳腺肿大

新生儿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泌乳汁,一般于2—3周消退。这时千万不要挤乳头,如挤压会造成乳房发炎,乳头红肿、化脓,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机生命。

粟粒疹

小宝宝面颊和鼻子上长的这些不红不痒的小白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约50%的健康新生儿会出现。它是由于皮肤毛孔被分泌物堵塞而引起,通常几周到几个月后会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

新生儿红斑(胎毒)

新生儿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后自然消失,一般不必处理。

蒙古斑(青记或胎记)

大多数小宝宝的背部、臀部皮肤可以见到这样光滑的青灰色的斑块,这是皮肤中含有过量色素造成的。有的只有几小片,有的整个背部大片都是。无需处理,一般2—3岁后会逐渐消退。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