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来咨询我孩子说话晚的事,尤其当孩子到了两岁左右还是不爱说话时,家长心里就着急的不得了,总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然而事实上,孩子说话晚多数都不是因为智力和疾病问题,当我再细细询问下才发现。
说话晚的孩子基本都有这几个特点
1、缺乏语言刺激
比如家里都是长辈带孩子的,爷爷奶奶辈不爱注重科学养育,总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对于语言启蒙不重视,平日里没有了说话的对象,少了语言的刺激,说话自然就晚了。
2、没有说话动力
都说现在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都有求必应,孩子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家长就能秒懂孩子肚子里的小弯弯,如此一来,语言就显得不重要了,孩子也就不爱去说。
那么怎么样让宝宝快速学会讲话呢?
1、语言启蒙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宝宝讲话是一个过程,刚出生的宝宝或者小月龄的宝宝是肯定不能讲话的,那时候他的语言发展特点是:咿咿呀呀!这是语言意识的启蒙,此时父母可以多回应宝宝,让他有一个初步的对话意识。
宝宝有意识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讲话,大概是在10个月~一岁半左右,说话早的一般十个月左右就开始喊“爸爸、妈妈”,或者“要”“拿”等一些简单的词汇,开口晚的也不用担心,一般一岁半以内说话都是正常的。
如果两岁还没开口说话的就要去医院看一下是不是病理性原因,然后即时去医院检查治疗,让宝宝早日开口说话。
2、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对于宝宝说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宝宝不是天生就会说话的,他都是通过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人或物开始认知,学习,最后通过语言系统学习人类语言。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出生就被狼群收养,然后那个男孩长大以后,就只会学狼嚎叫,不会人类的语言,虽然是一部电影,但是却有一定的逻辑性。
所以平时父母应该多跟宝宝讲话,或者给宝宝讲故事、唱歌,锻炼宝宝的语言发展潜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不要总认为宝宝听不懂,有时候虽然听不明白,但是他在学习,这对宝宝开口说话是有好处的。
3、父母多引导宝宝讲话
到了开口学讲话的年龄,父母应该引导宝宝开口说话,有的宝宝喜欢用手指物,然后父母就心领神会的拿给宝宝,这是不正确的方式,此时应该顺着宝宝指的物品,大人说出物品的名字,并且拿起物品重复几遍,让宝宝有一个初步的认物意识。
4、深情并茂的教导
作为父母自然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初的老师,在跟宝宝交流说话的时候尽量柔声细语,如果可能最好有点感情,肢体语言丰富一些,让宝宝对你说话感到有兴趣,并且去关注你嘴和喉咙的发音。
总之,如果要想宝宝尽快学习讲话,作为人生第一导师的父母,应该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帮助宝宝更快的学习掌握语言技能。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育有3岁女娃一枚,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教育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