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诛杀杨秀清目的已达到,为何不阻止韦昌辉滥杀无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36
导读

洪秀全是一个志存高远之人,虽然意志不坚定,但对权力还是有诉求,否则也不会冒着被诛杀九族之危险创建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自己还是会继续受制于韦昌辉和石达开,这跟受制于杨秀清并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头上换了一…

谈到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就不能不提到如今依然迷雾重重的“天京事变”,尤其事变发生的具体原因,历来都是争论不休。主流看法是,杨秀清自以为功劳巨大,威望如日冲天,于是逼洪秀全封“万岁”;洪秀全为了“自卫”,只能下达勤王诏令,让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在外地统兵将帅回京诛杀杨秀清。

另一种观点则是,韦昌辉、石达开两人对杨秀清嚣张跋扈,欺君犯上之作风大为不满,于是“密谋诛杨”。李秀成《自述》中说:“东王不尊君,北与翼密,杀东王及兄弟仨”。无论何种观点,“天京事变”跟杨秀清嚣张跋扈之作风不无关系,甚至是主要原因之一。杨秀清人际关系太差,不但得罪天王,连手握重兵之诸侯王也得罪一遍,这麻烦就大了。

1856年,这是太平天国最辉煌之一年,也是最令人痛心之一年。4月,翼王石达开在江西樟树镇击败湘军大将周凤山,湘军陆师5000余人全线被溃败,曾国藩被迫退守南昌孤城。此时,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所部湘军被牵制在湖北武昌,根本无法抽身救援南昌,绿营军官平时跟曾国藩就矛盾重重,也没谁乐意出兵为之解围,曾国藩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幸运的是,石达开奉东王命令率翼殿将士东征,与燕王秦日纲、丞相陈玉成等合力摧毁“江南大营”,统帅向荣、提督张国梁等败逃丹阳,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宣告解除。此时,除了胡林翼在湖北比较具备实力外,清军在各条战线均被迫采取守势。不过,翼王石达开在摧毁“江南大营”后,再次挥师西征,胡林翼压力相当大。

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东王杨秀清的威望也不断提高,野心也开始膨胀。他觉得太平天国能有今日之辉煌,自己功不可没,甚至是占有百分九十功劳。在“军师负责制”下,宅男洪秀全不理会政事,平时又贪图享乐,这让他很是不满,也更加瞧不起洪秀全。为此,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让洪秀全亲自到东王府,并强迫他给自己封“万岁”。不管是有心当“万岁”,还是为了博得“虚名”,杨秀清这种做法,让本已无权的洪秀全更加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韦昌辉率兵回来发动“天京事变”,将杨秀清诛杀时,洪秀全应该感到高兴,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杨秀清死后,洪秀全为何不阻止韦昌辉大开杀戒呢?毕竟共同的敌人已经解决了,没必要将事态扩大化。“纵横国史”看来,两点原因很重要。

首先是,洪秀全想阻止,但没能力。从理论上讲,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者,是事实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之权力;只要天王下令,群臣都要毫无保留地给予实行,否则是欺君罔上,诛杀九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洪秀全压根就没什么权力,他想阻止韦昌辉,估计比较难。

在“军师负责制”下,天王临朝不理政,只是作为“虚位”元首存在,是太平天国统一的象征。洪秀全没有亲自到紫荆山传教,除了秦日纲,紫荆山区拜上帝教徒跟他关系一般,不一定乐意听他指挥。再则,洪秀全是外来人(广东人),桂平县搞团营时,他没有发展出直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可以说,洪秀全没啥权力,既无法直接向各王发号施令(东王才有此权力),也不能调动军队阻止事态扩大。所以,他指挥不动韦昌辉,如果北王不买账,洪秀全也是无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洪秀全想让东殿、北殿、翼殿、燕殿等各实力派自相残杀,以收渔翁之力,从而掌握国家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制君主。如果按照“军师负责制”政体运行,就算杨秀清死后,国家大权也轮不到自己掌握,前面还有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这两大实力派,“军师”只能从他俩选出。

洪秀全是一个志存高远之人,虽然意志不坚定,但对权力还是有诉求,否则也不会冒着被诛杀九族之危险创建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不过,事与愿违,洪秀全率先拉冯云山创业,并倡导天下“兄弟姐妹”一起“诛妖”,共同创建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为此,洪天王自称上帝耶和华第二子,耶稣基督亲弟弟,作为上帝使者来到人间带着大伙奔向美好前程。但是,到头来,洪天王却成为“虚位”元首,被半路靠“跳大神”起家的杨秀全夺取了权力。

杨秀清靠“跳大神”起家,萧朝贵也是一样,杨是“代天父传言”,萧则是“代天兄传言”,都是利用神灵来包装自己,从而能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里挤进了领导层。石达开、韦昌辉则不一样,他俩是“大股东”,没有他俩大量资金的注入以及带着几千族人入伙,拜上帝教很难在短期内扩充力量,从而具备发动起义的条件。所以,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均掌握实权,并在自己府上设置一套行政机构,俨然就是独立的王国。

杨秀清死后,韦昌辉、石达开必定会因权力之争而大开杀戒,如果自己出面澄清事实,韦昌辉、石达开则没有动手之理由。但是,自己还是会继续受制于韦昌辉和石达开,这跟受制于杨秀清并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头上换了一位太上皇而已。为了夺取最高权力,洪秀全只好纵容或者默许韦昌辉大开杀戒,给了石达开起兵靖难之理由,最终由自己收“渔翁之利”。

洪秀全想法也许没错,韦昌辉滥杀无辜之结果确实引起了翼王不满,最终两者继续内斗,将“天京事变”扩大化。不过,洪秀全并没实现大权独揽,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离开他后,各地诸侯王便不再听从中央号令,他依然是光杆司令一枚。此外,湘军趁着“天京事变”之良机,恢复了元气,最终将太平天国灭掉。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