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肉身的暴力伤害,这种精神“家暴”更需要我们警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6
导读

如果你曾经因为类似的话觉得心里很困惑,感情上很受伤,却为了维持跟对方的关系,选择让步和妥协,其实你已经陷入了一场情感勒索。在爱情关系当中,一方跟另一方过分索取关注和承诺,如果没有如愿以偿,就会质疑对方“你到底…

刚刚过去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就在那一天, 一则与暴力相关的新闻震动各大社交媒体:美妆博主宇芽公开了一段自己经历家暴的视频短片。

据最新消息,宇芽前男友已被行拘20日。

男星蒋劲夫家暴女友、韩星具荷拉被男友暴力对待等,这类暴力新闻一直出现在公众视野。有统计显示,世界上每三位女性就有一人遭受过性别暴力,而根据全国妇联的数据,在中国2.7亿个家庭里,约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家庭暴力。

家暴只有0次与无数次的区别。当你发生这样的遭遇时,请不要容忍,停止这场以爱之名的伤害。

相比身体上的暴力伤害,情感勒索这种精神暴力,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能这么自私?”“你要是在乎我,你就得听我的!”这些话听上去是不是有点耳熟?如果你曾经因为类似的话觉得心里很困惑,感情上很受伤,却为了维持跟对方的关系,选择让步和妥协,其实你已经陷入了一场情感勒索。

更糟糕的是,跟你越是亲密、越了解你的人,就越是清楚你的弱点,越容易把你紧紧绑住。在一次次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中,没有人是赢家,双方都被困在勒索和屈服的恶性循环之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书就是《情感勒索》,让你尽早看清困境,逃离情感漩涡,而不是越陷越深。

1. 构成情感勒索的六个要素

对于情感勒索来说,直截了当进行威胁的情况其实比较少见,它更多时候往往是微妙而复杂的。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段关系是不是存在情感勒索呢?本书作者认为,情感勒索具有共性,大都会经历下面六个阶段,分别是要求、抗拒、施压、威胁、屈服和重复。

我们就以书中的一对情侣为例,来看看情绪勒索的表现。

吉姆和海伦约会刚满一年,他提出想跟海伦搬到一起住,他说反正自经常在海伦家,而且很多东西也已经在她这儿,搬家很方便。听上去,吉姆好像是在和海伦商量,但其实他早就打定了主意。

面对吉姆的要求,海伦很不情愿,她不想让他们的关系进展那么快,还是希望各自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她直接表达了抗拒,告诉吉姆:“不行。”也就是说,吉姆的愿望落空了。

眼看没有达到目的,吉姆采取下一步行动:施加压力。他开始对海伦说教,“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就应该分享生活,你为什么要那么自私呢?难道你对我的爱还没到想跟我朝夕相处的程度吗?”可是,不管吉姆怎么施压,海伦依旧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在遭到连续拒绝以后,吉姆进入了情感勒索的第四个阶段:威胁。他开始以承诺和幸福相威胁,告诉海伦,如果她不愿意跟自己的关系更进一步,那还不如分道扬镳。

因为不想失去吉姆,海伦开始屈服。她努力劝说自己,或许应该让吉姆搬过来,或许不该拒绝吉姆,让他伤心难过。两三个月之后,尽管海伦心里还是有顾虑,但她选择停止抵抗,让吉姆住了进来。

海伦让步之后,情感勒索的戏码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没有。既然吉姆知道自己可以利用海伦的心软和内疚来达到目的,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些伎俩。而海伦也觉得,向吉姆妥协能迅速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最后,这种施压和屈服的关系模式就会固定下来。这也是情感勒索的最后一阶段——重复。

所以你看,勒索者无视拒绝、步步紧逼,被勒索者心软意活、屈服让步,再加上时间的强化,让人们无法逃脱情绪勒索。想要真正跳出情绪勒索的泥潭,我们必须了解双方的特征和心理。

2. 情感勒索者的四大手段

情感勒索的形式和表现变幻无穷,但是背后的手段却如出一辙。本书作者给我们总结了情感勒索者常用的四种手段:

第一种,角色塑造。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塑造成“好人”,把对方塑造成“坏人”。情感勒索者一边给自己戴上道德高尚的光环,塑造正面良好的形象,一边贬低和抹黑别人,质疑对方的人品和动机。勒索者强行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可能跟你对自己的认识相差甚远,结果你就会开始自我怀疑,更有可能妥协。

第二种手段叫“归于病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勒索者会让你觉得,你之所以拒绝他的要求,是因为你有问题、不正常,你心理扭曲或者神经质。比如在爱情关系当中,一方跟另一方过分索取关注和承诺,如果没有如愿以偿,就会质疑对方“你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爱?”为了证明自己懂得爱也值得爱,另一方就会屈服。

在前面两种手段中,勒索者都会故意诋毁对方,让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当然,如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勒索者还会找其他人帮忙。这就是第三种手段:寻找同盟。他们往往会联合亲朋好友一起向被勒索者施压,让你觉得寡不敌众,败下阵来。如果亲友的话分量不够,他们还会借助权威人士的意见支持自己的立场,比如“我的治疗师都说你不应该这样。”

情感勒索者的最后一种常见手段是反面对比,也就是找一个完美榜样跟你作对比。我们平时调侃的“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或者“别人公司的员工”,其实都属于这种情况。反面的对比会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感到焦虑和内疚,想要达到勒索者的要求。

一般来说,情感勒索者不会只用一种手段,而是把几种手段综合起来使用,直到达成目的。就算你一开始再怎么态度坚定地拒绝,在各种手段的威逼利诱之下,也会很快迷失自我,最终屈从勒索者的要求。

3. 被勒索者的三大心理弱点

情感勒索者之所以能达到目的,除了他们主动威逼利诱以外,被勒索者的一些心理特征和对压力的反应,也会给勒索创造条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特别脆弱敏感的地方,积蓄着以往的仇恨、内疚、不安,隐藏着最私密的记忆和心事。这些敏感点一旦被触及,就很容易让我们变得软弱无力、任人摆布。本书作者把这些情感富集的地方比喻成“快捷键”,轻轻一按,就能达到目的。

那么,有哪些容易被情感勒索者利用“快捷键”呢?主要有下面三个:

第一是恐惧。我们恐惧什么?其实答案有很多,你可能担心拒绝对方的要求,会招来愤怒、厌恶甚至是抛弃。为了获得对方的认同和喜爱,你会努力向对方证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放弃自己的立场,做出让步。

第二是责任。社会角色赋予了我们各种责任,比如父母要抚养子女,子女要赡养父母,员工要完成工作,老板要承担风险等等。责任感原本是好事,它会帮我们建立良好的道德和伦理基础,然而太强的责任感,会让我们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担负起原本不属于我们的责任。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阿特拉斯的擎天巨神,他把整个世界都扛在自己肩上。在现实生活里,有些人觉得自己要为所有人负责,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这就是所谓的“阿特拉斯综合症”。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甚至让你觉得你欠他,所以有义务满足他的要求。

最后是内疚。适当的内疚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防止我们违背重要的规范和原则,好比伤害别人、违反法律,都会引发内疚感。可是,跟刚才说的责任感太强一样,内疚也会超出合理范围,带来过度的自责。

利用这一点,情感勒索者就可以制造假象,让我们觉得他们遭受的伤害和痛苦都和我们有关,是我们造成了他们现在的处境。其实所谓的“道德绑架”就属于这种,利用看似正义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比如他们会说,“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多捐一点?”如果你是富有同情心或者容易自我怀疑的人,就更容易受到勒索者的操控。

4. 走出情感勒索的阴影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可能意识到,自己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情感勒索。也许你已经默默在心里下定决心:是时候改变了!那么,怎样才能终止情感勒索的恶性循环呢?本书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下面一些技巧:

第一步是停下来,也就是说面对别人的要求,先不要做出任何反应,而是给自己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你可以跟对方说,“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需要时间好好想一想。”如果对方不同意,开始对你施加压力,一定要反复重申自己的立场,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想现在就做出决定。”总之就是不能退缩。

要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压力增大、充满不安。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逃离现场”的办法。比如一旦感觉自己想要妥协,就找理由暂时离开,比如说“我要喝点水”或者“我要去一下洗手间”。只要跟勒索者拉开一定距离,我们的头脑就能冷静下来。

在给自己创造空间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审视自己的处境。我们可以考虑下面一系列问题,把答案写下来进行分析。

首先,想想勒索者的要求,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是怎么提出的,是友好温柔,还是充满威胁?在你没有马上同意的时候,对方有什么反应呢?

接着,问问你自己在想什么,把头脑里反复出现的想法写出来,因为它们往往能代表你的惯性思维,比如“如果我先考虑自己,别人就会觉得我很自私。”或者“爱一个人就要让他高兴。”写完之后,仔细考虑这些信念是否合理,只有认清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才能开始跟自己和解。

最后,回忆一下在过去被情感勒索的时候,勒索者的哪些行为最容易让你做出妥协,这些恰恰就是触发你情感“快捷键”的导火索,比如大吼大叫、摔门而出、沉默不语。面对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感觉呢,是愤怒、不安,还是憎恨、失望?

经过这样一轮观察,我们就能把勒索者的要求、行为和我们的反应联系起来,认清情感勒索“要求-施压-屈服”的全过程。当然了,认清事实还不够,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才能打破情感勒索。大家不妨参考本书作者提供的下面几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叫非防御性交流。我们已经知道,勒索者会利用威胁、指责等等攻击性的方式让我们就范,如果你急于辩解和反驳,就会进一步激起对方的情绪,火上浇油。如果反过来,用非防御性的交流化解针锋相对的状态,勒索者就会失去情绪的武器。比如你可以说“我理解你看问题的方式”或者“喊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你更冷静的时候,我们再谈吧。”

第二种策略是“化敌为友”,向勒索者寻求帮助。大家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想要操控我们的人,怎么会反过来帮助我们呢?事实证明,如果对方参与了你的决策过程,他也会更愿意站在你的角度帮你解决问题。比如你可以问对方,“你能帮我弄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吗?”“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策略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把敌对紧张的双方,转化为共同解决问题的盟友,勒索交易也就随之解除。

第三个策略:“以物易物”,双方同时让步。在情感勒索中,往往是对方进一步,我们退一步,但在正常的关系中,双方都应该做出妥协。如果你坚定表达了立场,也试着跟对方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带头做出让步,而对方依然不肯退让,那你就要重新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这段关系了。

在对抗情感勒索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明白,当别人以情感作为威胁的时候,你不只有屈服这一种选择,通过尝试发现其他选项,你会感觉越来越有力量。在成功摆脱情感勒索之后,曾经的困惑和自责会被自尊自信所取代,让你找回平衡而完整的自我。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