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助推」理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21
导读

与其贴标语,不如在小便池上印上一只「苍蝇」 我无从考证是不是这本书第一次提及了这个案例,但通过这本书,的确补充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想出这个点子的人并不是某个设计师,而是参与了机场扩建的一位经济学家…

许多人可能都在网上刷到过这条看似小趣闻的消息:男厕所的打扫与保洁一直都是难题,尿的时候不走近、不对准,很容易就把地板搞得又脏又湿。国内很多厕所都贴上了「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标语,但效果微弱。直到国外有个机场的卫生间通过一个小创意,在小便池的底部印上一只「苍蝇」的图样,男性们便有了目标和方向,专攻瞄准这一点,使小便的飞溅量有效降低了 80%。

与其贴标语,不如在小便池上印上一只「苍蝇」

我第一次在书上读到这则案例,是 2017 年在《助推》这本书上,那时候因为其作者 Richard Thaler 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这本书也在国内小火了一阵。虽然我无从考证是不是这本书第一次提及了这个案例,但通过这本书,的确补充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想出这个点子的人并不是某个设计师,而是参与了机场扩建的一位经济学家。

许多人对经济学家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沉迷于摆弄数字、图表和指标的书呆子,但如果你接触过「行为经济学家」写的几本通俗读物,会发现他们的兴趣更聚焦于真实个体的各种非理性行为,像《魔鬼经济学》、《怪诞行为学》都是这个领域出名的代表作。相比之下,《助推》这本书的流行程度远不如前两者,但神奇的是,反而是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我就想来借机普及一下「助推(Nudge)」这个理念是什么,并分享四个我生活中的案例。

[......]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