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告老还乡,装几车砖头“撑脸面”,皇帝知道后_全换成真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0
导读

这个官员叫孙嘉淦,他是清朝为数不多的清官,任职期间没有任何贪污受贿的行为,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朝廷办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 得到乾隆皇帝的同意后,他让人做了几口大箱子,在里面放上砖头,让人产生了一种衣…

清朝刚建立的时候,因为国库空虚,基本继承了明朝的官制,给官员们发放的俸禄非常少。官员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只能想办法贪污受贿,尽可能的剥削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从整个清朝的历史来看,贪官污吏就像野草一样,杀掉了一批,很快就会出现再出现一批,连皇帝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做官的人都很富裕,不会有人为钱财发愁。有一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告老还乡之后,因为太穷专门拉了几车砖头给自己撑门面。这个官员叫孙嘉淦,他是清朝为数不多的清官,任职期间没有任何贪污受贿的行为,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朝廷办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孙嘉淦觉得雍正皇帝做错了事,直接上书劝谏,完全没有任何害怕的意思。雍正知道他是一个直脾气,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还要对他委以重任。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他继续重用孙嘉淦,让他成了一品官员。后来他因为年纪老迈,上书告老还乡。

得到乾隆皇帝的同意后,他让人做了几口大箱子,在里面放上砖头,让人产生了一种衣锦还乡的错觉。有些官员信以为真,直接上书跟皇帝说,孙嘉淦贪污了大量金银珠宝,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需要尽快抓起来,对他进行惩罚。乾隆皇帝半信半疑,让人检查了一下孙嘉淦的箱子,结果发现里面都是砖头,知道了他拿砖头充门面的事情。乾隆皇帝不愿意让孙嘉淦这样的清官太过寒酸,直接下令,把箱子里的砖头全部换成金子。

孙嘉淦因为这件事名垂青史,得到了很多称赞。可惜,并不是所有臣子都能像孙嘉淦这样清廉,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就出了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他贪污腐败的银两加起来,相当于清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嘉靖皇帝铲除和珅后,清朝的官员不仅没有痛改前非,反而变得越来越腐败,越来越无能,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危难之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