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_此情可待,是“可期待”,是“你再等等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0
导读

而这种改动和理解,也能看出了太子在这部剧中的角色是有锲而不舍精神的,是一直在坚持,一直是充满希望的。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意思是可以期待,他在给她希望,也是在给自己希望。 因为太子恩师也同意这门亲事…

你关注我、我陪你爱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在《鹤唳华亭》中,太子几次提到“此情可待”这个词。原本这是李商隐《锦瑟》中的句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意是那些美好的情义情事,都只能留在记忆中了,想起来也只能是惆怅万分了,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的心情和状态。

但是在太子这里,他将“此情可待”改成了另外一种充满希望的用意和状态。

而这种改动和理解,也能看出了太子在这部剧中的角色是有锲而不舍精神的,是一直在坚持,一直是充满希望的。

也就是那种明明有点“弱”,但是不能服输,因为他也有“哪怕力量不足也想保护的人”,所以他看似柔弱的性格后面,藏着倔强的坚定和坚强。

只是赤子之心一直在,无法太狠,所以只能先尽力自保,但显然处境不妙,四面楚歌。

看起来,太子是不受父皇的待见的,又有其他王子皇子跟自己作对,对自己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威胁仿佛无处不在。

他身边的人,要么被伤害,要么被连累,要么被削弱,看起来有些孤立无援的样子,看起来有些疲惫不堪的样子。

但是压迫多了,压力大了,挤兑多了,再柔弱的人也是会反抗的。所以太子除了谈恋爱,最重要的还要对付皇城里的复杂争斗。

只是恋爱对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小就失去母爱,父亲好像对他有些刻意疏离,所以他感受不到亲情。

身边也没几个可靠的人,唯一如父亲般疼他的恩师也被迫要离他而去。所以对待选择太子妃这件事情,他可能会更看重一些。

仿佛是那种缺爱的状态,同时又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想让自己的婚姻成为那种为达目的而娶的情况。所以他太子妃的对象,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这种喜欢,大概在他和陆文昔第一次见面时就有了。两个人的几次见面,她都没有露脸,但他心里却认定了,两个人情投意合的表现也已经很明确了。

可惜的是,齐王一方从中作梗,想要抢陆文昔过去做侧妃,而皇上的态度又不明确,或者说直接拒绝了太子的请求。

太子要继续争取,但这条路并不容易,所以他两三次对陆文昔说“此情可待”。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意思是可以期待,他在给她希望,也是在给自己希望。

然而第一次失败后,他知道这事情没那么容易,没那么简单了。于是第二次又对陆文昔许诺“此情可待”,这次的意思是:你再等等我。

无奈中充满哀伤,同时依旧不失希望。让人觉得这看起来无望的感情,还是会有转机。当然,作为观众,自然希望他们能如愿在一起。

因为太子恩师也同意这门亲事,因为看重这对男女的品行心性,知道他们在一起,定能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人,最亲近的人。

而太子迫切需要一个那样的人,虽然看上去,他更需要一些扶持他稳固位置或登上皇位的人。

但他更需要的是一个在身边真心爱着他的爱人,真心陪伴他,信任他,给他力量,给他精神鼓舞,给他爱与关怀,给他温暖陪伴……

这个伴侣比什么角色都重要,因为他的心需要被温暖,因为他自己原本是个有情有义心思细腻的人。

如果只是为了权谋,娶一个彼此可利用的人,那么他此后的生活可能只有争斗,只能冷冰冰再也没有温度。

然而人活在世间,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底层的平民,都是需要爱和温暖的。

但有时候两个人要在一起,可能会不那么顺利,要经历一些曲折复杂琐碎甚至是艰难。

这样的时候,如果有一方失去耐心,不想等待,或是怀疑对方的态度,怀疑对方的诚意,那么“此情”就真的很容易成“追忆”。

唯有认定那个人,就坚定地相信对方,并满怀期待和希望,等一等他,给他一点时间,最终两个人才有可能在一起。

即使有人说过:一个人总让你等,有可能是不够爱你,但那也只是说有可能,因为你要看他让你等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原因是一时不可解决的,或是一时半会儿是战胜不了的,就如同太子面对的那些困难一般。

这样的情形下,便只能相信他,坚定地等他,才有可能不辜负此情、不让此情成追忆。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8485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