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又到了周末跟着蚕豆哥哥学习《孟子》的时间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中的第二十一节,《细柳式车》,讲述了西汉初年大将周亚夫驻守细柳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第二十二讲:屈原投江。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蚕豆哥哥讲解音频
原文: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 · 公孙丑上》
释义:
意志,是情感的统帅;情感,能使人的力量充盈。意志关注到哪里,情感就停在哪里。所以说:“应该坚定意志,但不要滥用情感。”
故事
屈原投江
战国时期,屈原曾在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参与国事决策,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联齐抗秦。后来受到诬陷,被怀王疏远,继而放逐汉北。
楚顷襄王即位后,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屈原多次劝谏顷襄王远离小人,结果却更遭贬斥,长期流放沅(yuon)、湘一带。屈原为祖国的前途忧虑,经常在汨(mi)罗江畔吟唱悲伤的歌。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郢(ying)都,屈原见国势日衰,十分绝望,于五月初五投江而死。楚国民众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将米粽投入江中进行祭奠,后来这一习俗便演化为端午节。
▍主讲人:蚕豆哥哥,小学语文签约老师。
▍标签:小学语文 少年读国学
▍编辑:小语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