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好枣出山西,山西好枣出稷山。稷山板枣被评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板枣枣皮紫红色,鲜枣肉白绿色,可食部分占96.65%,含糖量75.30%,VC含量500mg/100g,常食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稷山板枣生产地区海拔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宜于枣树生长和果内糖分积累。总年产在10多万公斤,50%以上出口外销,板枣属于速生高产树种,每株产用30—40公斤,有的大树单产可达上百公斤。
稷山板枣树的栽植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皮薄、肉厚、核小著称于世,成为历代皇室“贡品”。口感细腻无渣,含糖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枣类最高。
制干后的好枣,皮无褶皱,丰满有弹性,肉淡红色,即使压扁仍可复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黄亮丝。每一百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99毫克,还含有钾、钙、钠、锰、锌、铁等微量元素,是高级补品,药用价值极高,堪称“中华枣中之王”。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至少在春秋时期,稷山板枣就已经闻名于列国,成为当时非常著名的土特产品,其影响力在我国古代经济作物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000多年以前,古人在稷山为我们栽下这片枣树,跨越千年之后,隔着历史长河,我们又在这棵树下相遇了。触碰这颗古树,时空的另一端,也许他就在树下看书。
稷山枣既是全国著名的土特产,当地及周边的人们吃枣当然也就是家常便饭,稷山人爱吃板枣可是从很早就有的习惯。
汉代自文景之治以后,全国人口急剧增加,稷山枣的供求急剧增加。《汉书》记载:“安邑千树枣,此与千户侯等。”可知在汉代官员眼里,能到拥有千年枣树林的河东郡当太守,也就如同被封为千户侯一样实惠,是当时的官员都非常羡慕的事情,当时很多达官显贵,为了能吃到稷山枣,甚至不惜放低身价,托人向河东官员索求。
稷山板枣发展到至今,之所有还被人这么推崇,主要就是它历经千年而不变的品质。稷山处于河东郡的中部,汾水自新绛县东来,西流进入稷山县境,在今吕梁山与汾南台地之间切割出一条宽阔的河谷地带,经过亿万年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了一条南北宽约10—20公里的汾阳淤积平原带。汾河水流至此而趋缓,河面相对变宽,河道屈曲蜿蜒,丰水季节,河床小有改易而在局部形成泽薮。
由于土地肥沃,水份充足,且湿度相宜,故枣树极易成林,形成规模,且树体枝繁叶茂,粗壮高大,与山崖石缝间所生者绝不相同,这遍是稷山枣品质的上品,历几千年而一直为人称道的秘密所在。
稷山板枣是历代皇室贡品,尽管皇上换了一位又一位,但是稷山板枣始种屹立不倒,我们不能拥有皇上的三宫六院,但是可以多吃板枣,毕竟曾经可是皇室贡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