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妈妈,老师要用《为什么惩戒规则》罚我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72
导读

嫂子马上教育侄女,“孩子,能被老师批评,是做学生的一种幸福,老师关心你才会批评你啊,如果他不想管你,也可以视而不见,让你继续走神,他继续上课。” 其实,在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为什么被批评了…

央视网消息: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由象征国家教育最高权威的教育部,出台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为教师撑腰说话,为教育拨乱反正,可以预见:

严、慈一体的教育,终于要来了。赏、罚分明的教育,终于要来了。

捆住孩子的野性

离不开惩罚这一条教育绳索

贪玩、任性、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是很多孩子的朴素的野性。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作为学校教育的老师、作为家庭教育的家长,仍然不能“该处罚时就处罚”,“该处罚时仍溺爱”。

教育管理中只有赏识而没有惩罚。

只有爱抚而没有威严。

孩子的野性肆意发酵,就容易惯出坏毛病。

比如晚年得子的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因为溺爱过度,惩戒不足,儿子李天一2011年9月,因与人斗殴被拘留教养1年。

2013年9月,因为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

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真正的教育,绝对不能让惩戒缺席。绝对不能让批评下岗。

老师在乎你,才会惩罚你

前阵子,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侄女下课之后带着一股怨气回到家中。

她把自己关在房门里,不肯出来吃饭,嫂子回来后,进去房间问她怎么回事。

她才委屈地抱着嫂子说,“妈妈,数学老师今天批评我了”,说完竟然哭了起来。

嫂子一边安慰侄女,一边轻声问道,“那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呢?”

侄女吞吞吐吐地说,“是因为我上课走神,有时候玩自己的头发,有时候看窗外,老师看到了就当场批评了我,觉得好丢脸哦。”

嫂子听完接着轻声问侄女,“那你知道错了吗?”

侄女点了点头说,“我知道错了,我就是觉得太丢脸了,同学们都笑我。”

嫂子马上教育侄女,“孩子,能被老师批评,是做学生的一种幸福,老师关心你才会批评你啊,如果他不想管你,也可以视而不见,让你继续走神,他继续上课。”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从学校回来就习惯性地向父母告状:

妈妈,今天老师批评我了,还罚我站着听课;

爸爸,老师今天罚我抄写课文,还让我背出来才能回家;

奶奶,我今天被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

……

妈妈,今天老师批评我了,还罚我站着听课;

爸爸,老师今天罚我抄写课文,还让我背出来才能回家;

奶奶,我今天被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

……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被老师惩罚了,心里就急了起来,甚至害怕孩子受到欺负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为什么被批评了,被惩罚了。

也许是他没交作业,上课不专心,课间与同学打闹,甚至顶撞老师呢?

每一位老师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孩子犯错误了,老师才会批评,不犯错误谁会无缘无故地批评孩子呢?

作为家长,看到老师花时间、费精力,苦口婆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更要心怀感激。

家长们,请告诉孩子,能被老师批评也是一种幸福。

每一位老师,当他处罚批评孩子的时候,都是一种爱的本能的流动。

老师认真负责,对孩子的处罚批评才会,从不间断,缠绵始终。为孩子着想的老师,才甘愿冒着被家长举报的风险,继续惩罚并纠正你的孩子。

品尝过惩罚味道的孩子

更懂得感恩精进

新加坡有一种鞭刑。对犯错的公民,实施鞭刑处罚。

皮鞭是特制的,在油里浸泡过。确保每一鞭打下去,入骨,入髓。

据说,三鞭下去,人已经皮开肉绽了。

然后,马上送医,疗伤治愈。

受过鞭刑的人,或者已经感触到鞭刑味道的人,其遵纪守法意识,立马高到了天花板。

处罚重罚,是催人自觉、不断自律的最有效手段。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引入惩罚、罚站、面壁思过、请家长,等等等等,处罚措施,让教育惩罚成为管理常态。

孩子的每一个过错,都会受到批评和处罚。甚至会被剥夺上学机会、求学机会,到特殊场合接受教育等等。

很严厉,很残酷。

孩子的内心就会受到震动:每一个微小的犯错,都需要付出代价。

曾经的满不在乎、吊儿郎当,立马兑换成战战兢兢的的忏悔意识、主动纠错。

走过寒冷冬天的孩子,才会更怀念春天的温暖和诗意。

受到过严罚的孩子,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懂得奋进,感念师恩。

惩戒不力则教育无力

初心不彰

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可怕的惯性:多赏识、有快乐,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因为要变着法子赏识学生,讨好学生,不少老师的最基本的批评惩戒权,都被剥夺了。

比如某老师因为让迟到的学生罚站,而被学生的当派出所副所长的父亲,扣押到派出所,长达十几个小时。

更多老师为了自保,不得不沦为佛系老师、三不管老师。

  • “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成了常态。
  • “批评不敢说重,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能不管,但又管不了、不敢管。”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陈凤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生管理处于两难境地,有的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敢管、不愿管、不再管,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毁了教育生态,害了学生前途。不纠正真的不行了。

好教师

都有点儿残忍和绝情

最近,于谦因为一部口碑很好的电影《老师·好》,火了。因为他饰演的苗宛秋老师,很倔,很严。

电影中的苗宛秋是很多人学生时代“最讨厌”的那一类老师。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便给所有人来了个下马威:他禁止女生烫发,当场抹去女同学嘴上的口红;

两个抽烟的男同学被他抓个现行,罚站了一整天;

一个“武侠迷”被他没收了所有小说;

一个别着斧头的“小混混”,被他赶出了教室;

……

苗宛秋对学生的严厉,近乎苛刻。

正是有了这种近乎残忍的批评和惩罚,学生们在这位“南霸天”面前,很是收敛,有点害怕。

持续时日,无论是做人,还是考分,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好老师、好教育,都有点残忍和绝情。

手握戒尺、眼里有光的老师,才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每一个顽劣少年成功的背后

都站着一位严师

我在杞县高中复读的时候,曾遇到一位以严厉而著称的谢友明老师。

有点散漫的我对他的管理规定,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认为,都是大孩子了,不必管得太宽了。

有一次,谢老师规定,为了节省时间,第一遍预备铃响过后,就不要上厕所了。

谁如果再去,要受到重罚。

我不以为然,照样像过去一样,仍去如厕。

谢老师闻讯后,立马处罚:“站到讲台上,时间不能少于两节课。”

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被拉到讲台上罚站,面对大家,羞啊。

真是无地自容。

谢老师的这种“严”,真的治住了我的懒和散。

有人说,老师就好比唐僧,学生好比无法无天的孙猴子。

唐僧若不念紧箍咒对孙悟空进行强制管教,孙悟空早就跑回花果山了,哪会最后取经成功修成正果呢?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管学生最严的那个老师,其实爱孩子最深。

他期待孩子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

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因为每一位老师站上了三尺讲台,便宣誓要为了教育奉献一生,他们满怀着期待和梦想。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长大了,有本事了,自己也能与有荣焉,这便是他们清贫岁月里的英雄梦想。

老师未必完美,但想让孩子上进,为孩子着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除了父母,还会有谁这么在乎孩子们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被老师深深爱着的。

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老师心里的万分甜蜜。

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才是我们这个社会该有的态度。只有教师们敢于大胆批评、大声批评了,教育才能告别寒蝉效应。

所以,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一起努力!请给老师足够的尊严和地位!

▍标签:小学语文 家校关系

▍作者:老耿和言▍编辑:小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