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出自古文《增广贤文》的一句话。由此,“养儿防老”的思想延续了上千年。但上世纪80年代,“丁克一族”的概念流入了我国,这两种概念形成了明显的冲突。
到了现如今,丁克变得越来越常见,被人们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很多父母纷纷表示,自己并不介意孩子将来结不结婚和生不生孩子,毕竟现在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只要孩子过得幸福富足就好。
不过还有不少人站在对立面,觉得丁克一族年轻时潇洒,老了以后注定遭罪。那么网友们对“丁克”是怎么看的呢?
支持丁克一族的:
网友“洮岷流珠”:我有两女,大女怨恨我偏爱小女儿,和我断了关系远嫁外省。小女想去澳洲生活,怨我没有挣下千万资产,导致她没能成为白富美,今年几乎没来过电话。非常羡慕丁克一族,他们把养育儿女的钱存下了,可以颐养天年。
网友“平常心”:养儿防老,放在现在早就不适用了。看看如今养儿女的,特别是养儿子的娶了媳妇后,有几个媳妇会同意把老公的父母接到自己家照顾的?还不是老人一个人自己管自己,不丁克跟丁克有什么区别?
不看好丁克一族的:
@来自开罗柔情绰态的海棠果: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丁克的要准备晚景凄凉。即使是你有钱,打算晚年去养老院度过,那么也要做好被人欺辱的准备。别以为养老院的护工有爱心,就算亲生子女都不见得孝顺,那么一个陌生人能对你有多好呢?
@大爷kiFZo: 年轻时丁克一族道遥自在,当他们风烛残年时,人家传来欢声笑语,你只能回忆过去,眼角挂着泪滴。到了老人院,也许吃饭晚了连饭槽子都抢不到。等你悄然离去的那一天,身旁无儿无女,只有秋天的落叶为你致哀。
说到底,人们对于丁克最大的争议莫过于晚年,有人说丁克“潇洒一生,苦于一时”,而这“一时”指的就是晚年的孤独。
所以想要做丁克一族,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支撑。一要耐得往孤寂,二是挡得住邻里街坊里时时撞见的儿女绕膝、合家欢乐的精神刺激。如果熬过了这些,那么将会过上“无儿无女活菩萨”的日子。
丁克,只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只看你自己向往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向往的幸福是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那就生孩子,就算苦点累点到头来也会觉得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向往的幸福是轻松自由,那就丁克,就算晚年孤独缠身也是心所向。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而不同的选择各有各的快乐,各有各的幸福,只要选择自己认为开心幸福的生活方式就好。
各位朋友,你对丁克家庭怎么看?心里能够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