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个
世界艾滋病日
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
AIDS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
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主题意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01 / 世界艾滋病日的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将历年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02 / 什么是艾滋病?
所谓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03 / 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其实这种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1、HIV感染者存在
必须存在HIV的传染源,才有可能发生HIV感染和传播。有些人担心和怀疑只要有过某些行为,如性行为,就会得艾滋病,即使没有HIV的存在也一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有足够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HIV的数量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例如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带有比较多的病毒,只要少量就足以感染别人,接触这些体液感染的危险性比较高。而唾液、泪液和尿液中病毒含量很少或者没有病毒,因此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3、HIV必须进入受感染者的血液中
光是接触到有病毒的体液并不足以感染上HIV,健康、无破损的皮肤可阻止HIV进入机体,能有效地防止HW感染。HIV可以通过伤口或溃疡进入机体,或者透过肛门、直肠、生殖道、口腔、眼睛等处的黏膜进人人体。
04 / 怎样正确预防HIV感染?
预防HIV感染的措施主要针对HIV感染的5种途径:
(1)避免与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性接触、提倡使用安全套;
(2)禁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不滥用血液制品;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
(4)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能接触HIV感染者,要重视职业暴露防治。;
(5)采用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我承诺我做到
不冷漠不歧视
关爱艾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