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云鹏,子翼青,1877年出生于山东省邹县。民国时期,靳云鹏先后担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中华民国参战督办事务处参谋处处长等职务,最后一度担任国务总理,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然而,靳云鹏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靳云鹏之所以能从一个穷小子最后坐到了国务总理的位子,与他母亲的教养是密不可分的。她只是一个摊煎饼的山东女人,却培养出了两位总理和一个师长!
靳云鹏的母亲名邱氏是一个苦命的山东女人,没有上学一天学,是一个睁眼瞎,不认识字。但是邱氏明白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抱着这样的信念,她起早贪黑摊煎饼赚钱,并且省吃俭用,把挣来的钱攒起来供靳云鹏和弟弟靳云鹗上学,然后又让他们兄弟两个把所学的知识再教给其他几个上不起的姐弟。
但是一家人要吃要喝,还要上学,花销实在太大了,只靠母亲一个人辛勤劳动根本无法糊口。为此,懂事的靳云鹏和弟弟靳云鹗每天都要推着车子,带着煎饼走街串巷叫卖。为了多挣点钱,有时他们卖完煎饼之后,还要拉上一车水去卖。有一天,兄弟两个人卖水的时候,不小心将水溅到了一个地主家儿子的身上。那位公子立刻抓住靳云鹏的衣领子把他暴打了一顿,临走时还撂下狠话说,如果不赔我的衣服,就一把火烧了你家房子!
靳云鹏哭哭啼啼回到家里后将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完后说,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赔不起人家的衣服,惹不起就只能躲吧。当天夜里,邱氏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家乡,然后历经波折,一路走到了济宁。
来到济宁后,邱氏一家住在一个废弃的窝棚里,又开始摊煎饼。靠着熟练的手艺和良好的味道,邱氏的生意又火了起来,但是即便是这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是很穷困,仍然得住在窝棚里。有一天,一名叫潘守廉的人路过邱氏的煎饼摊时,发现邱氏动作很麻利,也很实诚,于是提出想让邱氏到他家里当帮佣。邱氏为了多挣点钱,就去了潘家,唯一的条件是,无论干到多晚,都要回到窝棚,陪孩子们一起睡觉。
潘守廉的家是当地大户人家,他本是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家里有钱有势,他家里一共有7个孩子需要照顾。家里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大鱼大肉,有时候吃不完的剩菜剩饭直接就倒掉。邱氏在工作期间,从不偷拿偷带潘家的剩饭剩菜,即使是那些倒掉的剩饭剩菜她也不拿,这让潘守廉很感动,觉得邱氏是一个实诚的女人,于是就让她将几个孩子一并带来自己家里来,吃住他全包了。对此,邱氏感激涕零。
随后,邱氏提出不用给她工钱了,能让自己几个孩子在这里吃住,自己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好意思要工钱呢?可是潘守廉依旧给她照发工钱,而且分毫不差。邱氏心里还是过意不去,最后每次一领到工钱,他全部用来用来给潘家公子买营养品,以此报答潘守廉对她们一家的大恩大德。
有一天,几个土匪闯入了潘守廉的家里,为了勒索钱财就打算绑架潘家公子。当时靳云鹏正和潘家公子在玩耍,土匪进来后问哪位是潘家公子,结果邱氏想都没想就一把将自己的儿子推了出来,于是土匪就绑走了靳云鹏。后来他们得知绑错了人,于是又不得不放了靳云鹏,后来靳云鹏就回来了。这件事情之后,潘家一家人对邱氏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干脆将潘家一切大小事都交给了邱氏,但邱氏说自己一个妇人,管不好一大家子,就看好小公子就行。
后来,由于担心土匪再次骚扰,潘守廉重新买了套房子,全家迁走了,只把小公子交给邱氏照顾。在邱氏的严加管教下,这位小公子在私塾老师的教育下学习非常刻苦和认真,经常被老师称赞为神童。后来,邱氏的儿子连同潘家的小公子个个都有出息,都成了大人物:靳云鹏后来官至民国国务总理;弟弟靳云鹗也曾当上了军阀吴佩孚手下的一名师长,成为了吴佩孚的心腹爱将;潘家的小公子就是后来的潘馥,官居北洋政府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