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11月28日,疯狂英语李阳的前妻发文,称原谅曾对她家暴的丈夫:“我丈夫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他的暴力行为是无需质疑的,是违法的,是错误的。但他也是那个在喂金鱼时有孩子般笑容的人”,一下子把大众的目光拉回到2012年。
而“丈夫”一词的使用,疑似两人已经复婚。
2012年初,李阳的妻子KIM在微博上晒出了几张受伤的照片,曝光自己受到了李阳的家暴。
而那时,李阳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生导师,人们很难把家暴的形象与那个成功男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李阳的家暴行径随之曝光。
早在2011年之前,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意见不合,李阳已经对妻子动过两次手,有一次甚至是在妻子怀孕七个月的时候。
人们常说: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一旦动手,就没有彻底解决的时候。2012年李阳妻子曝光的这次家暴,是他们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随着李阳事业的扩张,他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而让KIM难以忍受的,不是李阳不顾家,而是李阳对外宣称:他的跨国婚姻不过是一种“家庭教育实验”,他的三个女儿都是中美文化教育的“实验品”。
他的说法,让妻子和女儿们感到很伤心。
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让两人的隔阂越来越深,直到2011年年底,李阳又一次家暴妻子,他揪住妻子的头发,把她一次次地砸向地板。
而当时,他们的小女儿就在现场,目睹了家暴的整个过程。她拼命想拉开疯狂的父亲,却无济于事。
家暴十天之后,李阳才在媒体上给出回应,但他居然说,家暴在中国很普遍,“有点肢体冲突没什么的”。
KIM很绝望,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最终判定李阳的行为构成家暴,准许两人离婚。
比起那些遭遇家暴却无力挣脱的女性,KIM的结局应该还算圆满。
但她却在11月28日称自己已经原谅李阳,在网友中引起不小的热议。
几乎大多数网友一边倒地不看好他们的复合,理由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为什么家暴者不会收手?心理学家早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路径依赖,对于家暴者,他们的家暴行为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路径依赖。
什么是路径依赖?有一个小故事能够说明。
城市小伙到乡下农村亲戚家作客。看到一头大牛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他好心提醒牛主人:“大伯,当心牛跑了。”
老农语气肯定地说:“不会的。它从小就这样。”
小伙子有点迷惑:“牛这么大,木桩这么小,它只要用一点力就可以拔出来了呀?”
老农揭开了谜底:原来,在牛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被拴在小木桩上。那时牛还小,也想过挣脱,可是因为力气不够,挣脱不了,也就不再白费功夫。长大以后,它再也没有心思跟木桩争斗过。
有一次,老农为了试验一下它是否能够挣脱掉,特意在它旁边不远处放了一些草料,结果它上前够了一下,没有够着,结果,牛只是“哞哞”叫了两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束缚住牛的不是那根木桩,而是牛自小形成的思维定式。
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人们一旦作出了一种选择,那么惯性的力量会让这一选择不断地被强化,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形成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很难改变,而人也将成为惯性思维的奴隶。
家暴者就是如此,一旦他大开杀戒,惯性的力量让他难以停手。
在李阳家暴事件曝出之后,有媒体报道,李阳曾声称“我打老婆的事,有没有羞耻感?脸红不红?一点儿都不红,为什么?正常的。”
可是,家暴真的是如此正常的事情吗?如果家暴很正常,那说这种话的人才叫不正常。
央视曾经播出过八集纪录片《中国反家庭暴力纪实》,视频中被家暴女性的遭遇触目惊心。
大多数女性都是在一次次原谅,又一次次更加凶猛的家暴中失去了生命,或者受到不可逆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2008年,北京姑娘董珊珊与恋人王光宇结为夫妻,但仅仅新婚10个月,董珊珊就在丈夫的家暴下失去了生命。
王光宇,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长相出众、高大健壮,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董珊珊觉得自己找到了依靠。
但其实在他们恋爱期间,王光宇就曾经对董珊珊动手,之后,又痛哭流涕地请求原谅。一直到结婚后,董珊珊还心存幻想,以为婚后,丈夫会有所收敛、会好好地过日子。
谁能想到,婚后三个月,董珊珊就因为受不了丈夫的家暴,第一次离家出走,据她母亲说,回到娘家的董珊珊睡梦中都在哭喊:“别打了。”
董珊珊多次逃回娘家,被一次次地找回,也换来了暴力的一步步升级。
2009年5月,董珊珊给父母留下一封信,再一次出逃。结果,还是被王光宇找到,并把她带到河北待了15天。15天中,王光宇对董珊珊拳打脚踢;带回北京后,在家里继续拳脚相加。
2009年8月5日,董珊珊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病监护室。为她诊疗的医生说:“她的伤情,感觉是被一群人打过的感觉。”
十个月的新婚生活,让董珊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还有李翠翠,19岁时,因为与已订婚两年的男友拌了几句嘴,就被男友用手指,活生生地挖出了双眼。双目失明的李翠翠后来嫁给了比她大16岁的男人,那个男人同样喜欢暴力,经常用拳头打她,用脚踩她,用皮带抽她,忍无可忍的李翠翠用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
视频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暴力案件,真是让人不忍目睹。
如果以对妻子的身体和精神进行严重摧残,这样的行为都算是正常的话,这世界还有什么是正常的?女性们是否都要生活在“李阳”们的拳头下,才算是正常的社会呢?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对于KIM选择原谅,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可能原因真如KIM自己所说,是因为爱,她还爱着那个对她施以暴力的男人,她在博文中说,“感情关系并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快餐。扇在脸上的第一个耳光,并不会自动解除你心中的爱意。”
这句话让我有些不寒而栗:他虽然打了我,我却依然爱他。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才会做出如此的反应?
1973年8月23日,有两个犯罪前科的劫匪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最大的银行,并劫持了四名银行职员。警察在与劫匪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劫匪放弃而结束。
令人奇怪的是,这四名被劫持的银行职员,竟然对绑架他们的劫匪表现出极大的同情,不仅筹钱为他们进行辩护,并对他们给予自己的照顾表示感激,而其中一名女职员竟然爱上了其中一个劫匪,并在他服刑期间与之订婚。
这份劫持者与人质之间的感情结合,引起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对此展开研究。
研究结论显示,这种被研究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是普遍存在的,在罪犯与受害人之间、在家暴者与被家暴者之间。
不敢说KIM有斯德哥尔摩症,但她的遭遇却大大地符合此症的发生。
要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遭遇了暴力,你的生命随时有危险或受到威胁;
二是你不能呼救,一旦呼救,暴力便会升级,威胁你的生命;
三是行暴者在暴力结束后,会求饶、会忏悔、会痛哭流涕,以求得你的原谅和忍耐;
四是经常会对你施以恩惠和关怀,让你心存感激,从而对他产生一种依赖。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让你不会坚决离开。
除此之外,KIM选择原谅的原因,也许也在于双方的利益关系。
在2012年李阳家暴曝光之后,李阳的事业一落千丈。在婚姻中惨败之后,李阳卖过货,还皈依过佛门。
但佛门并没有点化他,在谈及家暴问题时,他依然我行我素地认为家暴是正常的事情。
也许也只有复婚才能挽救他的商业形象了。
不过,秉持中国人“和为贵”的传统观念,希望他们的复婚是李阳真正醒悟,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真是为了爱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为“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何况我们自己还身在其中。理应向他们表示祝福。
不过在即将结束全篇文章时,我看到了当时家暴发生之后,柴静对李阳的采访,心里有一丝异样的感觉在升起。
柴静问李阳:“是不是你权衡一个家庭的标准,也是成功和能力?”
李阳回答:“成功。一定是唯一的标准。”
“不是爱吗?”
李阳说:“真正的爱是带来巨大的成功。”
看完这段视频,我只想借用马伊琍的那句名言来祝福李阳与KIM的婚姻: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文|禾田飞歌
图|网络(如侵必删)
END
今日互动话题:
如果你遭遇家暴,你会怎么做?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