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驾护航!医疗卫生保障团队“守护”第十四冬运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
导读

“十四冬”测试赛期间是对医疗保障工作的一次最有效的实战演练,在花样滑冰、滑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测试赛中每个项目都接诊20余人,冰球邀请赛7人,通过测试赛的实战,总结不足,积累经验,通过比赛发现并改善…

北京时间12月3日,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将于2020年2月在内蒙古举行,赛场上选手们用精湛的技艺在“十四冬”扬起冰雪的激情,而赛场边一群人默默守护着场上的冰雪健儿们,这就是十四冬的医疗卫生保障团队。他们将为运动员们保驾护航,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十四冬”举办期间,呼伦贝尔是最重要的承办地之一,冰上项目及部分雪上项目将在呼伦贝尔举行,“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成立医疗卫生工作部,调集医疗卫生一线保障人员约345人,并外请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救治专家及内蒙古自治区骨科、神外、心胸外院内救治专家,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

“十四冬”雪上项目比赛在正月寒冬中举行,气温可达零下20度,在低气温的环境下,对雪上项目的医疗保障装备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利于携带,适用于多种伤病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更要耐低温、抗震动,所有装备需通过耐低温测试。在转运交通工具方面,需要更换雪地轮胎、加装仪器药品保温设备等。医疗服务直升机具备了夜间航行、雪地起降等救援能力,以适应冬季雪上运动项目快速转运与救援需要。

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克刚介绍,冰雪运动常见的损伤类型有扭伤、割伤、摔伤、骨折、脱臼、头部外伤、脊柱损伤和内脏损伤等,所以需要制定冰上、雪上运动项目伤员转运方案,加强外伤现场救治技术培训,通过实地演练发现问题、完善方案,做到医疗保障各环节无缝链接,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十四冬”测试赛期间是对医疗保障工作的一次最有效的实战演练,在花样滑冰、滑轮、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测试赛中每个项目都接诊20余人,冰球邀请赛7人,通过测试赛的实战,总结不足,积累经验,通过比赛发现并改善了运动员无障碍急救通道、增设了竞赛场地观察梯台等。王克刚表示,通过全方位演练和积累实战经验,进一步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检验预案、发现问题、完善方案,为快速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雪上一些技巧类项目有跳跃腾空等动作,发生意外的风险较高。针对扎兰屯赛区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高风险比赛项目,呼伦贝尔医疗卫生工作部建立了陆空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说,在扎兰屯赛区进行比赛的滑雪运动员如果受到较严重的运动伤害,情况危重时会启动航空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迅速将运动员航空转运至黑龙江省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为医疗救治争取最佳时机。

做好细致到位的医疗保障工作对于赛事的顺利举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四冬”比赛在即,医疗保障团队已严阵以待,以备运动员们的“不时之需”。

(鸾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