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的古画,如今被博物馆珍藏,放大20倍看树叶就明白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5
导读

另外要讲的就是关于这一张作品的绘画魅力了,被博物馆珍藏,当我们放大作品近20多倍之后,看到了一些细节的树叶与人物就明白为什么他珍贵了。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这一张300多年前的古画,它能被博物馆珍藏…

说起古画很多人都看着宋画的那个时代,宋画算是中国传统古画和绘画史上一个最高的巅峰。每一张留下来的宋画,都是属于独一无二的珍宝。

而下面我们一起来聊的就是一张流传了至少300年的明代古画,它就是《香山九老图》立轴版本,由明代周臣所绘画的作品。

这一张作品,一被发现就获得了行业专家们的重视,如今这一张立轴的九老图更是被天津博物馆给当宝贝一样珍藏了起来。

为什么说这一张画重要,300多年前的古画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这一张九老图,却是有着属于它独特存在的魅力所在。

首先从绘画创作的背景来讲,周臣当年所描述的内容就是白居易晚年退居香山,有幸与刘真,张浑等一起的9个人共同请宴游园。

简单一点来讲,这是属于9个上了年纪的老知识分子一起聚会的场景,所以称为《香山九老图》。故意的创造背景比较特殊,这是第一个它受重视的要点。

另外要讲的就是关于这一张作品的绘画魅力了,被博物馆珍藏,当我们放大作品近20多倍之后,看到了一些细节的树叶与人物就明白为什么他珍贵了。

从绘画的卷轴上来看,这一张画是属于标准尺寸,但人物的细致程度却是完全不一般。可以说布局就已经饱满极了,在那年年代,像周臣这样子画得超细的作品,并不多。

绘画作品之中的花花草草,每一棵都是形态各异,就连河里的波浪,也全是细致了到了极点,几乎没有一处是相当的。

再看作者周臣笔下的这一些香山树时,由一个个的三角形给构成,这种画法是典型的明代绘画风格。密而不乱,结构精整而生动有趣。

尤其是人物的细节上面,我们看二个躲在树叶后面的老人,一个秃头一个戴着官帽,神态非常自然又有趣味性。这种忘情于山水的老人闲情,让人看到了就有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

深入到人物的细节上面,周臣整个绘画的风格想要表达的是9个老人的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思想。

在桌椅前面的那四个坐着的老人,有一个还在把弄着琴,另外的大家在谈笑间尽显这种美好生活的画风。

作品细到什么程度,放大20倍之后,每一个人物的八字胡须都特别有意思。

不仅仅是人物画得完整漂亮,形神兼备,就连画中的树叶与小草都是各有各的趣味性。

整修绘画的风格,思想,还有结构性,完全就是可以用古貌奇姿,绵密萧散来形容了。这也是大家喜欢这《香山九老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它描述的是古代老人这种舒适的生活情节 ,还原了古人幸福生活,以诗文会友的一种文化环境。

对比当下那些仿古绘画大师,比如范曾的仿古人物,那都是什么题材,真是完全没法与古人这种好作品相比。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这一张300多年前的古画,它能被博物馆珍藏,从细节就可以看出原因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