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詹青
偶尔看综艺节目,看到“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说到,跟妻子结婚26年,孩子大了离开家后,他又把家里装修了一通,房间改成了两个隔间,夫妻两个人分床睡,这样他就可以放心打呼噜了,既保证可以互相照顾,也不会互相干扰。
老年夫妻分床不分房,互不干扰又可互相照顾
如果说,这是老夫妻之间保持距离又互相关照的家居空间重构的话,那么林子和她的丈夫,则是少年夫妻的另一种分离居家模式。
林子和丈夫结婚4年,分房住4年。两个人都是“Home Work”的状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很多时间都呆在家里。
“有时候他会工作到很晚,而我喜欢早睡早起,所以分房睡,是自然而然的事”,林子说,“工作累了,我们就在一起聊天,或者自己煮杯咖啡,也给他一杯”。
在家工作,已成为很多人全新的生活方式
小舟和丈夫也是如此,他们的婚龄已有十三年。
孩子初中住校后,小舟就把房子重新装修,把客厅和阳台打通,电视墙撤掉、沙发搬走,做成了一个 大书 房。然后把原来的小书房改成自己的房间,和丈夫正式分房。
“以前的房子是开发商带的精装修,格局都是固定的,客厅三件套:沙发茶几电视,小孩小时候还看看动画片,现在孩子只有周末才回家,我和先生几乎不看电视,所以没必要这么设置了,我们把客厅改成了大书房”。
传统的“客厅三件套”是我们惯有的思维
改造了客厅之后,小舟就把原来的书房改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书房的阳光很好,一面墙都是落地窗,小舟在窗外加了花架,养了多肉和绿植。
喜欢养植物的女人,是一个能安静下来的女人
“等孩子以后读大学或者工作了,孩子的房间我就改成衣帽间,哈哈哈”,小舟得意地笑了。
和植物在一起,人可以很快平静放松下来
“我们感情很好”,林子和小舟都这么说。
事实上,这样的分床、分房是亲密空间的一种重构。
“我爱看电影”,林子也常常一个人去看午夜电影,晚上回家,丈夫已经睡着了,不过林子房间的落地灯是打开的,她就知道,这是丈夫帮她留的一盏灯。洗过澡、写影评,再舒服地躺在自己床上,林子觉得这种状态很自在。
而小舟,工作之余,做美食、见朋友、遛狗、跑步……“对于四十多岁的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的风景很多,爱情对我来说只是汇入海洋的一条河流”,小舟说。
虽然彼此独立,家里的那盏灯,却会为你开着
而到他们家里,你能看到窗明几净、满室阳光,夫妻两个人的合照笑得非常灿烂,我相信他们确实是幸福的——分开的时候很自由、在一起的时候很亲密,彼此依存又互相独立,这本来也应该就是家该有的样子。
家,是亲密关系的物理空间,并没有规整的、一定要如此的秩序。
比如小舟的家,就没有传统的“客厅”,倒是无所谓啊,如果有好友到小舟家里,小舟会带好友到她的房间,房间有很舒服的沙发,席地而坐也很好。比如林子的家,客厅就是工作区,房间才是休息区。随着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功能混合的家居空间也变的常见。
有一个洒满阳光的角落,就可以会友、也可以自处
人生,也没有模板。如同岁月美人俞飞鸿那句心平气和的话,“单身或者是婚姻,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我觉得哪个阶段更舒适,就处在哪个阶段。”
家,同样没有一成不变。无论是分房、还是分床,其实都不是目的,也不需要被特别解读,关键是在这个家里,你是否可以心无挂碍地、舒舒服服地做自己。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