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孩子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冬天再冷,父母也别给孩子这样保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39
导读

孩子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腿部的肌肉、骨骼每天都在成长发育,而混纺的紧身裤束缚了臀部和下肢,对下肢肌肉、血管有一定的压迫性,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妨碍腿部发育。如果是有必要“凹造型”的场合,可以偶尔穿…

这几天真的越来越冷了,天气预报一次又一次地发布寒潮预警。东北这几天据说已经接近零下10度了。

当了爸妈以后,自己冷点无所谓,就怕孩子被冻着,这几天,我看小区里的小家伙们一个个里三层外三层地都被裹成了球,长围巾、高领毛衣、雪地靴,家里的保暖措施也都开始到位了:电热毯、暖水袋、暖宝宝……

父母疼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是上面说到的这些暖的措施,都不太适合小宝宝,你一定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还别不信,有些孩子曾为此付出过生命的代价,所以希望引起所有父母的重视。

天再冷

这3件衣服,也别给孩子穿

1.别给孩子戴长围巾,有致命风险

2012年11月,湖北一女童因围巾被电梯“咬住”,导致窒息昏迷…….

2014年,陕西省一3岁女童躺在幼儿园滑梯滑道里,围巾被滑梯头挂住了。送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一名女子的围巾被手扶电梯夹住后,蹲下企图围巾扯出时,头发也不幸被夹住,活活被勒死。

2014年河北邯郸一10岁女孩坐妈妈的电瓶车上学,围巾卷进后车轮,最终导致女孩颈椎断裂,全身瘫痪。

2014年12月,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20141219期做过一个实验,模拟骑电动自行车时围巾被缠住的瞬间。

如果电动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围巾被缠入车轮的瞬间,相当于200公斤的重量直接打在脖子上。人可能被立即勒窒息,而且勒得死死的,就算有人帮忙也不一定拉得出来。

拜妈建议

✦选择短小轻便的围巾,并及时调整长度。

✦系围巾时不要打死结:系围巾时不要打死结,一旦出现危险很难解下来。

✦如发生窒息事故,应先立即剪断围巾

✦不要把围巾当口罩用:如果把围巾当口罩用,捂嘴的部位经常处于潮湿状态,致病的微生物、细菌和尘埃等有害物质极易积聚,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2.别给孩子穿高领毛衣

毛衣虽兼具保暖、透气,很适合秋冬季穿着,但儿科医生提醒,2岁以内、过敏性体质的小宝宝,最好不要穿高领!

宝宝的皮肤非常娇嫩,小宝宝基本脖子都很短,如果用不是纯棉材质的衣物裹住脖子,很容易造成皮肤红肿、过敏。而且宝宝好动,容易出汗,加上宝宝脖颈处皮肤褶皱多,如果再糊上一层毛衣,汗液无法挥发,长时间浸扰肌肤,容易导致宝宝局部皮炎、过敏。

拜妈建议

✦最好不要给宝宝穿着高领毛衣,实在需要穿高领的话,可以换成高领秋衣,最好是纯棉质地,领子不要太高、太紧,以免影响宝宝正常活动。

3.别给孩子一直穿紧身打底裤

影响生殖器发育,引发女宝阴道炎

紧身裤、打底裤,是不少女宝妈的最爱,搭配一条小裙子,漂亮又精致。但经常给孩子穿着紧身裤:

影响生殖器发育,诱发外阴炎症

紧身裤的裆部设计过于紧勒,走路、活动时很容易摩擦到阴部皮肤,甚至出现黏膜充血、肿胀,久之影响生殖器发育。

而且紧身裤、打底裤,大都是化纤织物,透气性差,使生殖器官长期捂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滋生细菌,诱发外阴炎症。

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妨碍腿部生长发育

孩子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腿部的肌肉、骨骼每天都在成长发育,而混纺的紧身裤束缚了臀部和下肢,对下肢肌肉、血管有一定的压迫性,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妨碍腿部发育。

影响皮肤健康,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

由于紧身裤、打底裤都是化纤材质,透气性差,又紧绷在宝宝皮肤表面,没有空气流通。加上宝宝的皮肤原本就比成年人薄,皮肤功能也比较弱,很容易因为汗水无法蒸发,或化纤材质的刺激,引起过敏或湿疹。

拜妈建议

✦不管是女宝还是男宝,都不建议长时间给孩子穿着紧身裤,更不能天天穿。如果是有必要“凹造型”的场合,可以偶尔穿一下,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还是建议给宝宝带一条宽松的裤子,不舒服了随时更换。

6岁以下的孩子,建议还是穿宽松一点的外裤更有利于身体发育。

千万别给孩子穿太多

冬天的病都是“捂出来”的

著名儿科医生陈英曾经说过,秋冬季节,来医院的孩子都是被家长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全身都是湿的,就这样,很多老人还是怕孩子着凉感冒:

今天必须和家长说明白这件事:

1.宝宝比大人更容易热,也更容易出汗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只要不是在极其寒冷的天气,就很少会因为少穿一件衣服而感冒。老话讲的一点没错: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孩子的运动量比成人大,从早上睁开眼后就不停地跑跑跳跳的,所以新陈代谢比较快,也更容易出汗。所以我们大人觉得刚刚好的温度,其实对宝宝来说,已经有些热了,所以不用总担心宝宝会冷。

2.单纯冷不容易感冒

捂出汗+冷,才更容易感冒

你有没有发现有的时候宝宝的小脸蛋儿还是冰凉的,但一摸后背,就摸出一手的汗。这种捂一身汗,毛孔被打开,再一着风,才更容易感冒。

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也说过:大多数宝宝着凉,不是因为穿的少,而是因为穿得多+吹风造成的。

3.冬季给宝宝穿衣的“黄金”法则:

洋葱式穿衣法

所谓的“洋葱式穿衣法”,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穿衣服,内层可以穿排汗功能好的衣物,中层选择保暖效果好的衣物,最外层则是具有防水防风效果的衣物,这些衣服都可随时穿脱,方便应对各种天气变化。

0-5℃左右,内衣+厚毛衣+羽绒服

5-10℃左右,内搭内衣+薄毛衣+正常厚度棉衣

15℃左右,风衣+薄针织衫+打底内衣

20℃左右,打底内衣+薄外罩

25℃左右,穿长袖衬衫或许薄T恤

如果家长还是不能确定孩子穿得是否合适,可以用下面的“一招灵”——摸孩子的颈背部,这里最能真实反应宝宝的“冷暖”。

拜妈建议

方法:用手伸进宝宝的颈背部摸一下。(注意:别摸露在外面的后颈,要摸被衣服覆盖的地方。)

如果:

✦感觉皮肤温暖干燥,表示穿衣合适;

✦如果潮湿有汗,说明穿多了,应该减少衣物;

✦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及时添衣。

别给孩子用这2种方式取暖

危险随时发生

1.别给宝宝开着电热毯睡

轻则干燥脱水,重则烫伤漏电

又是一个悲剧新闻:3岁孩子因尿床,引起电热毯漏电,身亡!

孩子3岁多,家长因为怕孩子着凉,特意给孩子开了电热毯睡觉。因为孩子半夜的时候尿床了,引起电热毯漏电,不幸身亡。当家人撕心裂肺地将孩子送到医院时,医生表示已经太晚了。千万别给孩子开着电热毯睡觉——

漏电隐患大,危及宝宝生命

电热毯毕竟属于电路产品,因为宝宝在床上喝奶或尿床,液体渗入电路,很容易引发漏电。如果妈妈觉得我不给宝宝在床上吃喝,再给宝宝穿上尿不湿,不就万无一失了吗?

真不是!尿不湿也未必能滴水不漏,就算不是因为有液体渗入导致漏电,长时间给宝宝使用电热毯,也会有别的问题。

加速宝宝体内水分蒸发。皮肤干燥、湿疹,甚至脱水

宝宝的皮肤较成人薄很多,体内水分很容易从皮肤蒸发,平时保湿滋润做得不好就很容易得湿疹了,何况是烤着电热毯呢,加速水分蒸发,造成宝宝皮肤过于干燥,起湿疹、上火、甚至脱水,这些对宝宝的危害也很大。

温度过高+长时间使用,可能烫伤宝宝

电热毯属于机械性控温,宝宝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弱,长时间使用+温度过高,很容易导致宝宝皮肤烫伤。

这些,都是给宝宝使用电热毯容易发生的危险。但也不是说就一定不能用,不少南方家庭表示,冬天湿冷湿冷的被窝,真的很难受呢~那么:

拜妈建议

✦在宝宝上床睡觉以前,可以先开一会儿电热毯,使被褥温度上升。;

✦待宝宝准备睡觉时,关闭电热毯,避免长时间的“烘烤”和漏电危险。

2.别在被子里放热水袋或电热宝

很容易烫伤宝宝

热水袋和电热宝,也是冬天常用的被窝取暖神器,但它最不适合给宝宝用!

2018年据余杭晨报报道,这几天降温厉害,18个月大的男孩小磊午睡时,爸爸妈妈怕他冷,在他身边放了个热水袋。

不料,邻居家的小孩来家里玩耍,不小心戳破了放在小磊身边的热水袋,当时热水温度还非常高,最后造成小磊的右大腿、会阴部、双脚烫伤。

家里人见状急急忙忙赶至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说孩子属于浅Ⅱ°烫伤,要立即给予清创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日前,广东一户人家在为电热水袋充电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留下黑色伤疤。(央视新闻)

宝宝的感知能力差,活动又受限,很可能因为长时间接触热水袋或电热宝而被烫到。

热水袋或液体电热宝有漏液的可能,里面的液体温度可是相当高的,一旦漏液,肯定会烫伤宝宝。

拜妈建议

✦这些东西可以用来给宝宝暖被窝,但宝宝睡觉前务必要取出来,以免发生危险。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