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女子反复癫痫,原来是它“潜伏”在大脑深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23
导读

术后李女士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均完全正常,癫痫症状随之消失,困扰患者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无临床症状者占12.1%,有的患者有一种以上的临床表现。 专家提醒,海绵状血管瘤在出现以下症状性病变…

今年41岁李女士

小时候就有高热惊厥史

还会出现 癫痫症状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 “羊角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

李女士癫痫症状仍 时有发作

发作时意识丧失,牙关紧闭

伴有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

自行缓解后又恢复正常

每1-2年发作一次

也没有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

近段时间,李女士在当地医院做了头颅磁共振检查,医生发现她有左侧额叶海绵状血管畸形可能,随后李女士慕名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找到神经外科主任樊友武教授就诊。

樊友武教授组织科内讨论并反复阅片,结合李女士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诊断李女士符合海绵状血管畸形。李女士病变位于左侧额中回、额下回后部交界区,后方即是中央前回下部。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半球”,控制人说话、写字的中枢就在附近。中央前回的大脑皮层负责肢体运动功能,手术稍有偏差即可引起肢体活动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

更加棘手的是,病灶并非在大脑表面,而是“潜伏”在大脑沟回内,如果无法精准定位,势必影响周围重要的功能区。经过缜密思考,樊主任团队决定在术前给患者行薄层CT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导入神经导航系统,利用神经导航,结合显微镜帮助我们找到病灶并进行精准切除。

术中,神经导航就位,病灶位置果然很隐蔽,大脑表面根本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樊友武教授很有经验,首先用神经导航确定藏在中央前沟静脉深部病灶的位置和方向,再小心翼翼将病灶完整切除,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李女士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均完全正常,癫痫症状随之消失,困扰患者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目前李女士已经康复出院。

樊主任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又称脑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但在血管造影检查时,异常血管团不容易被发现,故将其归类于隐匿型血管畸形。实际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0.5%~0.7%,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

樊友武主任提醒大家: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癫痫(35.8%)、颅内出血(25.4%)、神经功能障碍(20.2%)和头痛(6.4%)。无临床症状者占12.1%,有的患者有一种以上的临床表现。如病变发生出血,则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专家提醒,海绵状血管瘤在出现以下症状性病变时建议手术治疗:

1. 癫痫频繁发作不能通过药物管理来控制

2. 反复出现神经症状性出血

3. 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

章琛 刘春兴 张子青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