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句解《三国志》”系列第32篇。笔者另建立名为“文墨中的三国”的今日头条专栏,将辅助此系列。”
建安九年,曹操围攻邺城,袁尚救援不力。袁尚还没到邺城就被曹操围点打援,一路大败,不得不逃到中山地区。在曹操攻取邺城的过程中,自己的准亲家却亮出了隐藏已久的匕首。
为什么说是准亲家?这要把时间调回到建安八年。当时袁谭和袁尚兄弟正式开撕,袁尚优势明显,袁谭败阵后不得不低头向曹操联合。曹操抓住机会和袁谭接触,如此一来就能达到分割他哥俩势力的目的,曹操虽然明知袁谭日后一定要搞小动作,但明面上仍让自己的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闺女。裴松之曾分析这个婚姻只是订婚,所以我们要称曹操和袁谭是准亲家。
曹操拿下了邺城,却因袁谭捅刀子丢失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四地。
我们相信,曹操一定是最恨背后捅刀子的人。张邈陈宫之乱曾经让他差点让他退出群雄割据的舞台,曹操能丢,但也能收回。袁谭不只偷取了曹操的地盘,对逃窜的袁尚也穷追不舍。袁尚当时在中山地区,遭受了袁谭的“二次伤害”,只得从中山逃到了故安。袁谭也以此战趁机收降了袁尚的绝大部分部众。众所周知,过些日子袁尚投靠了袁熙,也就是甄氏的第一任丈夫。
曹操看到袁谭的行为,主动给袁谭写了封信。信里曹操怒斥了袁谭违背盟约的行为,并且罢免了订好的儿女婚事。将袁谭之女送还到袁谭处后,曹操大军开拔。袁谭看到曹操来势汹汹,基本没有抵抗就跑到了南皮地区。
十二月,曹操率军进入平原地区,并且指挥各军逐渐收复失地。
时间来到了建安十年,曹操虽然不断驱逐袁谭,但是时候给他致命一击了。曹操主动进攻,击破袁谭部众,并将袁谭斩杀。这次曹操并没有对别人的妻子感兴趣,而是将袁谭的正妻和孩子们赶尽杀绝。自此,冀州平定。
根据暧昧史料《魏书》记载,在曹操和袁谭决定性战役中,从一大早打到中午还没有分出胜负。曹操看到这种情况后,亲自擂鼓。士兵得知后士气大振,没多久就将袁谭击败。
建安十年正月,曹操为了稳定士族阶层,曹操下令:凡是曾经协助袁家作恶的人,一并不追究责任并可继续任用。曹操还对百姓下令:百姓之间不能公报私仇,禁止厚葬等。
同月,幽州袁熙势力下的将领焦触、张南等人叛变袁熙。如此一来袁尚袁熙兄弟俩人就只得狼狈投奔乌丸势力。焦触、张南等举城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比较有意思,根据记载,曹操在早先进攻袁谭的时候,很多百姓因为被曹操征召去开冰(用于通船),当时百姓因为反对沉重徭役很多都选择了逃走。最一开始,曹操因为战事紧迫还曾下令视逃跑的百姓为逃兵且不能宽恕。不久之后,有些逃兵向曹操自首。 曹操表示,如果我现在原谅你们则违背了军令,如果我现在杀了你们又是属于处死认罪的人。你们自己回去藏起来吧,不要被相关部门的官员抓到。
这些自首的百姓听后哭着离开,只可惜现实是残酷的,曹操虽然放了他们一码,但相关官员最终还是抓到了他们。
建安十年四月,黑山贼张燕率领战斗人员和家属共十多万人投降曹操,张燕被封为列侯。
在曹操统一的大趋势下,赵犊、霍奴等人仍然趁机杀害了幽州刺史和涿郡太守。乌丸也在袁家鼓舞下占领了犷平地区。曹操八月反击收复犷平,乌丸势力被击破后逃回塞北地区。
十月,曹操回到了邺城。
这里还有一个要分享的,那就是在这期间袁绍的外甥高干的动作。
早些年间,袁绍的外甥高干被封为并州牧。在曹操攻下邺城的时候,高干望风投降,曹操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接受了投降并封高干为并州刺史。
高干和袁谭袁尚一样,当他听说曹操在犷平讨伐乌丸的时候,就率州叛乱,还绑架了上党太守,命令部队死守壶关口。曹操闻听,就派遣乐进和李典前去征讨,高干选择死守壶关城。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亲征高干。高干听说之后,立刻派遣“替死鬼”据守城池,自己前去匈奴求救于匈奴单于。只可惜,单于压根儿就不得儿他。
曹操围困壶关三个月,终于攻克下来。高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打算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天不遂人愿,高干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上洛都尉王琰逮捕并斩杀。
自此,袁绍分封下的孩子们只有袁尚和袁熙活着,而他俩,也是屈居于乌丸人之下。
文:正聊三国X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