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人才争夺战悄然开打_若继续留美,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65
导读

该媒体也借郑先生的事例,阐述观点称,“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占据主导位置的愿望,可能取决于有多少赴美留学生想要回国。”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工程实践经历了快速迭代,这意味着许多中国学生无法接触到该…

【文/观察者网 邓睿侃】

“如果还一直呆在美国,我上升的空间几乎为零。”一位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了10年的中国研究员郑先生说道。

郑先生去年还在新泽西的西门子医疗公司工作,今年已经接受腾讯优图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的工作机会,回国加入该公司在深圳的医学研发团队。

香港《南华早报》6日报道称,不少经验丰富的中国科技人员,都在美国的工作中遇到了瓶颈,这是一个“普遍的困境”。

该媒体也借郑先生的事例,阐述观点称,“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占据主导位置的愿望,可能取决于有多少赴美留学生想要回国。”

文章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在美科技领域工作的中国人受到更严格的审查,不少像郑先生一样的人都选择回国工作,加入蒸蒸日上的AI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将AI列为国家发展重点之后。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一场人才争夺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展台 @IC Photo

此外,目前在中国,该领域纷繁的应用已经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创业投资,成就了商汤科技和字节跳动这样的高价值初创公司。

《南华早报》认为,这样的背景孕育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一种“奇怪的共生关系”,即美国因其优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了中国AI科学家的练兵场。郑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清华大学获得本、硕学位后,他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中国学生为何选择赴美留学

“许多中国的教授都有很强的学术能力,但就其数量来说,美国还是领先一些。”在美国学习计算机科学、回国后任职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的罗先生说道。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是美国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专业第三大留学生群体,仅次于印度和尼泊尔学生,占19.9%。

为进一步探究相关专业中国学生为何选择赴美留学,《南华早报》采访了多名匿名在美工作的工程师。

目前在谷歌工作,25岁的北京工程师林先生表示,中国的教育模式过时了,“很难想象一门编程课的期末考试,会要求你手写代码,而不是在电脑上运行和测试”

他还说,“虽然在美国也有笔试,但我们在实验室里有很多实践机会,还能做自己的项目。”

目前在脸书工作的工程师庄先生表示他在上海的大学求学时有类似经历,“许多工科学生在中国依旧学习传统教材,他们缺乏实践训练。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工程实践经历了快速迭代,这意味着许多中国学生无法接触到该领域最新的知识,至少在课堂上是这样。”

庄先生还称,中国很多课程都是用中文授课的,这意味着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并不好,但英语是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首选语言。

《南华早报》还提到,凭借着顶尖教育机构和鼓励“言论自由(包括自由上网)”的开放文化,美国已经成为全球顶尖AI学生的“吸铁石”。

“(建设)最好的大学并不容易,”欧盟驻华代表团高级官员马君泽(Gunther Marten)称,“大学是言论自由的空间,而在中国却‘不是这样’。”

非美国公民获得美国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占比 图自:计算机信息处理研究协会

计算机信息处理研究协会(Compu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的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美国高校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专业里62.8%的博士学位和65.4%的硕士学位授予了“非本国公民”。

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排名前10的大学中,美国占了5所,而中国有3所。根据学术机构排行榜(CSrankings)的数据,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排名第一,中国的清华大学排名第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