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骑车去拉萨,65岁健身成肌肉男,贾平凹说他是有趣之人!|自驾地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51
导读

也许是性格使然,只要是自己喜爱的事情,李观云总会格外认真,不到两年,就已经收集到相当大规模的各类奇石。 2005年,在没有导航、公路建设落后的情况下,开着“小妾”(切诺基)环游中国大陆边境,一边觅石…

关注微信公众号:自驾地理,聊天框回复“路书” 送你 N 条自驾线路

回复“入群"进入自驾交流群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96 篇 原 创 主 文-

贾平凹说: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但你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吗?

他说的“有趣之人”是谁?

1998年6月

一位广东奇石爱好者

带着一册关于石头的书稿

来到西安拜访他,厚着脸皮请求作序

两人原是旧识

为其“千金散去,广纳美石”

的疯子行为所动

贾平凹先生当即文思泉涌

一篇《观云奇石》序一气呵成

这位奇石爱好者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李观云

也是位玩自驾20年的老司机

这些年

他并没在圈里创下什么惊天壮举

只是不断“跨界”

在平凡生活中活出了不平凡的精彩

今天,咱们就来向他取些经吧!

初见李观云老师,不高的个子,铮亮的光头,紧身T恤包裹着结实的肌肉,精神气儿十足,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奔7(68岁)的老人家!

据说他每次坐公交车刷老人卡,都会被车上的人投来怀疑的眼光...你想知道他“保持青春”的秘诀吗?请接着往下看。

后半生:“皈依”了石头

聊起李观云老师的前半生,用粤语来形容就是“行正好运”(意为“撞大运”)。

他属于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老三届那批人,1977年,回城读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国企工作,在一家建筑机械工厂潜心学艺,不久就成为骨干人才,结婚生子,过起了安稳的日子。

李观云老师与他的爱人

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辞工下海与朋友一起办厂。

起初厂的效益并不好,在工厂撑过了最困难的一年之后,正巧赶上邓小平南巡,广东掀起一股房地产热潮,厂里机械供不应求,他因此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两年后,房地产热潮冷却,李观云开始清闲起来,常常开车去看电影、画展、摄影展,日子悠哉得很。

一天,他逛到了奇石展览馆,惊奇地发现原来石头也拥有不朽的生命力!那一刻,仿佛漂泊的心忽然找到了归宿,待缓过神来,中毒已深。

收回来的洛阳牡丹石,图@伊然,摄于2011年

玩石后,空闲时他常捧着中国古代文学、古诗词、绘画等方面的书学习,朋友嘲笑他一把年纪还在读书,他却说:“玩石也要有文化,没有文化,怎么给石头归类取名?”

也许是性格使然,只要是自己喜爱的事情,李观云总会格外认真,不到两年,就已经收集到相当大规模的各类奇石。

黄河石摆满自己的院子,可谓“黄河滩在我家”

为了方便欣赏、并安放这些无价之宝,他把自己的四层别墅改造成“奇石小观园”,非常细致地按照不同类别陈列好——色彩石、象形石、景观石、图文石、意念石;其中还有“春夏秋冬”系列、“春江花月夜”系列、“石亦可餐”系列...俨然一个私人奇石展览馆。

这块浮雕石上的“小”字,也是小观园名字的来源

图@伊然

1997年4月,贾平凹到广州签售,同为石迷的他闻名而来,叹为观止,特地留下一段话:

“贾平凹于97年4月11日到李氏云苑观奇石,甚为兴奋,观云先生真是性情中人,得如此众石,又具气势,国内是少见的。”

镇园之宝,“江山”奇石

观云观石观世界

有人为寻找风景而旅行,而李观云则是为了寻找石头而走遍全国,常常驾着破车,千里迢迢,深入源头。

“要找奇石,获得一鳞半爪信息后,必须亲力亲为到产地,入戈壁走沙漠,上山下河。”

走戈壁寻奇石

2005年,在没有导航、公路建设落后的情况下,开着“小妾”(切诺基)环游中国大陆边境,一边觅石一边赏景,顺便拉起横幅宣传中华奇石...成为最早一批自驾环游中国的人。

2005年环游中国

今年6月,为探知各个奇石源头的现状如何

进行一场重返奇石产地之旅

最初,他因石头远行,无意中竟也开启了自己的自驾旅行生涯。

“那是早期原始的旅游,没有高速公路,没有修饰过的园林式景点——比如那时稻城亚丁里的景点,距离很远,只有步行或骑马,才能抵达。”

2003年,他第一次进藏,从银川一直开到新疆喀纳斯,再从北疆开到南疆、西藏,“路上基本碰不到自驾人,对很多人来说,自驾是件新鲜又危险的事,当时喀纳斯的路还没修好,开的又是2020,整天小问题不断...”

但西藏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不断吸引着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探索,至今,他已进藏13回,阿里大北线、墨脱、山南...基本都跑遍了。

2003年入藏

2018年

现在,李观云每年的旅行计划都排得很满,国外的居多,今年就飞了埃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美国、加拿大等8、9个国家。

“日子太平常就会麻木,有时跳出这个生活圈,换种活法,吃些苦头看看另一个世界——当下觉得新鲜,回来后又觉得这里可贵...我把这看成了一种养生的方式,所以我必须去旅行,每年都去。”

在埃及观看海市蜃楼

10月,他刚刚去完加拿大美东游,在离北极圈只有200公里的黄刀镇看到了极难看到的极光。

“我们守候了2晚,只看到短短2分钟——能否看到极光对天气的要求很高,那天下午五六点还在下大雪,我们本来担心等不到了,结果半夜1点多突然云开雾散,极光乍现,绿色的光挂在天幕上不停地变换曲线,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被惊艳到了...”

63岁,骑车去拉萨

对他来说,13次的进藏之旅中,最印象深刻的还是第10次——采用的交通工具不是飞机、不是火车、也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

骑车去拉萨,很多人一听到就会深深吸一口冷气。

许多人开车、坐飞机从成都进藏都会有几分畏惧,更何况要以自己的双腿为动力,一米一米地度量大地,一圈一圈地转动车轮,如此骑行走完2116.8公里,抵达布达拉宫广场?

这个疯狂的想法,既可以说是始于阿斯满唱的《骑车到拉萨》,也可以说是被进藏路上的骑车勇士所感动,早已隐约产生了自我挑战的想法。

想干就干!于是2013年整年骑行六七千公里,环骑海南岛、台湾岛、广西、青海湖,为骑车去拉萨做准备...一切就绪后,选定一个好日子:2014年5月17日,寓意“517318”——我要骑318!

环骑台湾岛

那一年,李观云63岁,已过花甲之年。

与众多18到26岁的年轻人一起,每日爬山不止,经历了高原的风、山顶的雪、峡谷的雨、稀薄的空气...七七四十九难,最终成为20%全程不搭车里的其中一员。

回忆往昔种种,他说:“最难受的是逆风,下坡本是占便宜的,节省体力一路下溜,可一旦遇到了逆风,就会危险重重,一不小心,人车被吹翻;遇到恶劣的路况,或者是悬崖峭壁,那就更危险了;有时在上坡遇到,就更苦不堪言!”

2016年,他又迷上了健身。“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愿望,年轻时有很多人说我的身材像体操运动员,那一年我觉得是时候了。”

2015年12月,在圣诞树上写下新年愿望:“我要成为肌肉男!”,之后就哪里都不去,整年泡在健身房里,最后他的肌肉状态好到让老板都想要借此拍摄宣传片。

“那时完全是凭着一种执拗坚持了下来,要知道健身的过程非常枯燥...现在你要我再全身心地泡在那,我也未必做得到。”

那一年除了身体上的变化,他还学会了如何去健康地吃、如何搭配,收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直到今天,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健身,每天的生活也很规律。10点睡觉,6点起床打扫前院后院,清洗心爱的石头,再到自己的私家泳池里游泳,健康饮食。

人生苦,不论长短,终归一别

怎样在有限的生命日子里

活出自己的精彩?

90年代开始驾车觅石

63岁骑车去拉萨

65岁健身成肌肉男

“老顽童”李观云

凭借他极强的目标感与行动力

不断“跨界”追求所爱

健康地尽享多种活法

就是他的不二答卷

主题自驾路书推荐,点击跳转

· END ·

点击查看往期原创文章

他,可能是最早环中国自驾的人

下南洋、闯金山,台山人未曾远去的记忆...

即将火起来的进藏第九线:专家邀你一起成为勘线见证者!

比楼兰神秘,精绝古国的盛衰往事丨进藏第九线系列

近期休闲路书:

广西|甘南|昌都|那曲|怒江流域|东北

德马公路|草原天路|香格里拉|桂西北

< 返回对话框回复:路书,获取N篇自驾路书

回复:群,进粉丝交流群 >

如果你也想帮助别人/或被帮助

请联系客服:13392672422(微信同号)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