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睡眠出现“鬼压床”时,为什么既醒不了也动不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43
导读

如果从REM睡眠觉醒,出现了意识觉醒与骨骼肌抑制的不同步,即意识先进入觉醒,恢复了对外界的感知,比如能看,能听;而此时,骨骼肌仍处在REM睡眠被抑制状态,除了眼外肌(这也是可以快速动眼的基础)外,全身骨…

笔者前面在 辟谣!“鬼压床”就是医学上的睡眠瘫痪症?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一文中已经介绍过,“鬼压床”是指伴有侵入性幻觉的睡眠瘫痪症。

而睡眠瘫痪症总是发生在睡眠快速动眼阶段(REM睡眠)与醒觉的临界期,感觉“既醒不了也动不了”正是这个特殊睡眠阶段的一大特征,被称为意识和感觉,与运动抑制的分离的状态。

那么,这种特殊状态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

这需要从快速动眼睡眠说起。

快速动眼睡眠

我们知道,睡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以8小时的夜间睡眠来说,会经历4到6个90到120分钟的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又分为四个阶段:

浅睡眠的第一、第二阶段;

深睡眠阶段;

和REM睡眠阶段。

睡眠分阶段的主要依据是脑电图输尿管脑电波的不同。

REM睡眠是一个很“异类”的睡眠阶段,表现为快速眼动,皮层激活(脑电图上表现为类似于清醒时的快频率脑电波活动),生动的梦境,骨骼肌瘫痪(肌无力)和肌肉抽搐。

就是说,REM睡眠阶段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很活跃的,很大程度上类似于清醒状态。

比如,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出现阴茎勃起。

快速动眼睡眠中的肌肉瘫痪

而大脑皮层的活跃也包括支配骨骼肌运动的运动中枢,这也是这个阶段的梦境生动,梦中可以包括各种运动,有些是清醒状态下完全不能实现的“高难动作”。

比如,飞翔;比如,跳崖;比如,杀人,等。

梦中的这些“动作”为什么只能是“动作片”,而不会成为现实呢?

目前认为这是一种保护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就是REM睡眠阶段骨骼肌出现的瘫痪。

假设,如果没有这种机制的保护,REM睡眠阶段各种梦境动作真能成为现实,那么,人在梦中将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了。

这种保护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目前,对于REM睡眠瘫痪的完全机制还没有明确,某些证据显示,这种机制的控制中枢位于脑干内被称为干旁核(SLD)的神经元核团,脑内GABA、甘氨酸和胆碱能神经都涉及其中。

通过这几种神经递质的共同作用,让脑活动异常活跃的快速动眼阶段的骨骼肌处在了暂时性瘫痪状态,从而确保了REM睡眠阶段可以做包括各种动作的梦,而这些动作却只能停留在梦境,而不是真正实施。

睡眠瘫痪症发生在睡眠的一个特殊的“新阶段”?

虽然,目前一般认为睡眠瘫痪症发生在REM睡眠阶段,而REM睡眠又往往处在浅睡眠与清醒之间。

我们的睡眠通常会从浅睡眠阶段觉醒;有时候也从REM睡眠觉醒。

如果从浅睡眠阶段觉醒,我们通常就不会意识到做梦。

如果从REM睡眠觉醒,我们就会意识到是“从梦中惊醒”,并能记住正在做的梦。

如果从REM睡眠觉醒,出现了意识觉醒与骨骼肌抑制的不同步,即意识先进入觉醒,恢复了对外界的感知,比如能看,能听;而此时,骨骼肌仍处在REM睡眠被抑制状态,除了眼外肌(这也是可以快速动眼的基础)外,全身骨骼肌仍不能动弹的分离状态,就发生所谓的“睡眠瘫痪症”。

这种无助会让人产生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如果此时还伴有生动的梦境(毕竟还处在REM睡眠阶段),而且梦境又非常不友好,甚至很是惊悚时,将会产生更严重的恐惧。

当梦境中出现外来入侵者,比如神鬼,外星人等的幻觉时,就被称为“鬼压床”。

总之,从REM睡眠醒转出现的意识和感知,与骨骼肌抑制的“分离状态”就是“鬼压床”时能听、能看却不能动的机制。

也有人认为,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又不完全符合REM睡眠的定义,因而有人认为这是睡眠还没有被定义的一个新阶段。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