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冬流感季,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流感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为高危人群。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 有啥不同?
目前,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两种:
三价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包括0.25ml 和 0.5ml 两种剂型,0.25ml 剂型适用于 6-35 月龄婴幼儿。
四价灭活疫苗:可用于≥36 月龄人群接种,只有0.5ml 一种剂型。
可以这么说,四价流感疫苗的防护范围更广。四价流感疫苗不仅包括了三价疫苗的三项内容,还多了可以应对乙型流感病毒BY系流感的“本领”。
你是这11类人之一吗?
流感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
1) 6-59 月龄婴幼儿;
2) 60岁以上人群;
3) 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
4) 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包括因服用药物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 感染而导致的免疫抑制;
5) 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如认知障碍、脊髓损伤、癫痫,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等);
6) 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6 月-18 岁);
7) 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
8)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和以上人群接触密切的人员主要有:
1) 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2) ≤59 月龄婴幼儿、≥60 岁老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 月龄婴儿的人员;
3)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怎么判断得了流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流感疫苗为啥要年年打?
流感疫苗为什么年年打?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解释说,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相对较弱。
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变异了,对应的流感疫苗的毒株组分也随之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接种2-4周后可产生有效抗体,能够有效降低受种者患上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因此建议广大公众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的2-3周接种流感疫苗。
来源:北京青年报、封面新闻、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