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IT » 正文

新米|给家人熬一碗“米脂小米”,暖胃更暖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59
导读

小米成熟后,农户们将谷子贮藏在低温仓库,吃的时候才拿出来磨,不仅可以 保留小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还可以让小米的香味更鲜,保证家人吃的都是“新米”。 能让一个从没下过厨房的人,煮出一锅米油满满的小米粥,不仅…

冬日,熬一碗小米粥,暖暖的,暖胃又暖心。要是配上南瓜,用破壁机打匀,一碗热腾腾的小米南瓜粥更是养身体的营养佳品!

米脂位于陕西北部,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无定河中游丘陵沟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黄小米的 高品质,以及 丰富的营养价值。

中国陕北米脂县,全国唯一一个以谷物命名的县城,这里种植小米的历史,至少已有四五千年。

米脂小米能熬出三层米油。把米汤熬得很浓很浓时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稍稍冷却,米汤表面能揭起三层油皮。

直接吃这三层皮也很好吃,Q弹Q弹的,清香四溢。尤其是秋冬季节喝一碗胃暖暖的。

相比普通小米,米脂小米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更高,这些都是对皮肤好的营养物质。

一句流传千年的谚语验证了这一点——“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夸的就是 米脂女人因为常年吃米脂小米,皮肤白白嫩嫩,出了名的美。“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米脂小米又叫“宝宝米”或是“月子米 ”, 给幼童喝能健脾开胃,给婴儿喝能代替一部分的奶水,给产妇喝能调养身体 。熬夜喝酒的朋友暖暖来一碗舒服。

看视频了解更多陕北米脂小米

传统种植-人工操作

1.因陕北是丘陵沟壑、梁峁交错地势,无法现代化作业,翻地、种植、收割、运粮均为人工,人力成本高。

一年一季-低产低收

2.受地理环境气候影响“一年只种一季”春种秋收,生长周期长!旱地种植,靠天吃饭。

优势产地

3.小米种植在黄土高原海拔1200米以上,土壤肥沃,日照充足。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4.地处中国400毫米降水线边缘,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植无现代污染的原生态健康原粮。

真正的米脂小米颜色为暗黄色

1.品种 :米脂小米是代代相传的老品种又称 ‘香谷米’颗粒小,形状圆润。色泽金黄,质优味香,煮成稀饭,粘糊适口,回味余香。

2.颜色:米脂小米深黄发暗,主要原因是米油大。其他地区小米鲜黄和淡黄色。

3.全部人工劳作:米脂属于山地旱作物靠天吃饭,原始种植,全靠人工劳作,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生长的米味纯香。其他地区大规模基地平地种植。

4.生长期:米脂小米是生长周期最长的小米,米脂小米180天生长期。晚熟品种。

今年小米和去年小米的对比

好品质小米靠人力

每年4月施肥耕地播种,

等待下雨

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这里

5月份小米出苗后人工间苗留壮苗去弱苗

6月份大爷顶着烈日除草

7月雨季靠天吃饭

旱地种植的米脂小米就靠这个月

年景好的年份里

肥沃的黄土地

总能生长出沉甸甸的小米谷穗

梁峁交错的黄土高原

沿用古老传统的人工收割

当地流传一句话:存谷不存粮。小米成熟后,农户们将谷子贮藏在低温仓库,吃的时候才拿出来磨,不仅可以 保留小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还可以让小米的香味更鲜,保证家人吃的都是“新米”。

▲左图为去掉的谷皮的小米(待挑杂质),右图为吹掉的谷皮

一颗农民朴实的心和辛勤的汗水

这一切背后,才有粒粒饱满,米香浓郁,三层米油的小米!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三层米油如何熬

能让一个从没下过厨房的人,煮出一锅米油满满的小米粥,不仅要考验小米的品质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了。

熬粥注意事项

01

熬粥流程:

1.用清水将小米淘一遍:(新米建议不需要淘,会营养流失)淘米水混浊才正常。

2.锅中倒水烧开:(水质不好的地区,可以用农夫山泉熬粥)切记!水烧开后下米 (米与水比例:1比13到14左右,具体根据当地水质多试几次)

总结:1份米13份的水比例, 水开后下米,大火熬制更好,熬30到35分钟左右,看到喜欢粘稠度即可关火:(熬粥锅里呈现出的白沫不要去掉,那是米油花)

02 注意事项:

熬粥秘诀:比例决定粘稠,水质决定熬出的颜色与口味,火候决定口感。

【为什么水开下米?】凉水中含有氯,烧饭过程中会破坏粮食中的维生素B1,使维生素 B1流失三分之一左右。用烧开的水煮饭,维生素 B1就可以免受损失了 。

注:因每个地方的水质不一样,熬出来的颜色自然也不同,但米油与质朴香味是100%有的。

关于运输:产地直发,小米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暴力快递导致真空袋漏气,但不会影响食用哦!

2019年新米上市

新的黄小米米油更大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2019年新米

49.9元5斤 真空装

山地种植,古老品种

营养丰富,美味好吃

更多好物推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