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海军服役了两艘6000吨级的052C型驱逐舰170舰和171舰,让南海舰队拥有了防空驱逐舰;先期引进了两艘8000吨级的现代级驱逐舰136舰和137舰,让东海舰队拥有了区域防空能力;但海上防区为连云港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湾,拱卫京津海上门户的北海舰队,却仍然没有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驱逐舰。
于是,就引入了两套“里夫”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安装在051B型驱逐舰的舰体内,就成了051C型驱逐舰,是海军唯两的能发射S-300F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从而结束了北海舰队没有防空驱逐舰的宭迫状态,至此,三大舰队都具备了一定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051C型驱逐舰可谓海军的应急之作,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包括防空导弹和雷达等都引进自俄罗斯海军现有的装备,舰体则和051B型驱逐舰一模一样,加快了115舰和116舰的建造速度,两艘舰差不多同时期服役。
俄制“里夫”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包括S-300F防空导弹都非常庞大,导弹就是S-300由陆基搬上军舰而已,原先“里夫”舰载垂发装置是装备在光荣级和基洛夫级这两型万吨级别的巡洋舰上的,但却被塞进了7000吨级的051B型舰体内而成了051C型驱逐舰。
由于051C型舰体空间有限,在安置了6座8单元总共48枚专职的防空导弹以后,就没有了直升机库,因此,051C型驱逐舰始终缺乏有效的航空反潜作战能力,缺失了海军历年以来在亚丁湾护航反海盗的任务。
尽管051C型驱逐舰配备了俄制30N6E1相控阵雷达,包括顶板3D对空搜索雷达、364型X频对空/平面搜索雷达等,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宙斯盾舰”,只是一型简化版的防空驱逐舰。
俄制30N6E1相控阵雷达,在051C型舰上只装备了一座,装在了舰体后部位置,有一定的扫描盲区,而补盲的顶板3D对空搜索雷达,却又无法直接引导S-300F防空导弹。
当时南海舰队的052C型170舰和171舰,才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宙斯盾”驱逐舰,装备四面H/LJG346型主动相控阵雷达,能做到360度无死角扫描海空目标,且引导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对来袭的空中目标实施有效拦截。
随着052C型驱逐舰6艘装备到位,24艘7000吨级的052D型驱逐舰服役和下水,包括055型万吨大驱首舰101舰服役北海舰队,另外7艘也已经先后海试和下水,115舰和116舰这两艘过渡性质的防空驱逐舰在军中的地位就直线下降,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