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我们还能喝你多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1
导读

自来水由于消毒手段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的自来水饮用者,都会使用自来水,自来水在消毒的过程中,是利用漂白粉(剂)进行消毒,即使在努力地进行过滤,但是还是有少量或者微量的氯(漂白粉),在水加热100℃就会产生…

在开始说自来水之前一心首先带你了解一下中国自来水事业起点。

清朝末期,北洋大臣李鸿章向清廷上奏“凿石引泉”,在旅顺水师营龙引泉建设了中国第一套供水设施,开创了中国近代城市供水事业的先河。这个供水工程耗时10年,修建水池1座,砌筑隧道728米,水管用陶瓷、铸铁铺设,长达6180米,可以给2万多人供水。其供水作用发挥时间长达100年。

在供水行业,关于谁是最早供水城市的争论一直存在,上海就是其一,理由是它在188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厂。而实际上,大连自来水的历史可追溯到1879年。

在国家档案馆可以查到当年李鸿章的奏折和龙引泉完整的碑文。目前,大连是中国近代城市供水的第一城的说法已被广泛认可。

什么是自来水?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

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管材;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

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具体的处理过程我们就不细说了,因为我们的本意不是在于自来水是怎么生产的,一心最想要告诉你的是下面的问题。

自来水,我们还能喝你多久?

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但经过对理论资料了解、研究,发现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还是有在一定的弊端。

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目前有关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

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染

地表水源:中国约50%水源受到污染,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

地下水源:存在氟、砷、铁、锰等超标

全国县以上4000多家自来水厂中,98%仍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如果水源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所污染,传统工艺就显得力不从心。学者认为,至少20%至30%的水厂需要尽快上马深度处理工艺。

水管网质量低劣

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0%,普通水泥管占13%,镀锌管等占6%。老旧管网漏水严重,经常爆管,从水质角度讲,容易发生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事件

2000年至2003年,中国184个大中城市管网水质发生过4232次二次污染事件。二次污染物主要为微生物,烧开水可以灭杀。

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每个城市都有数千个水箱或蓄水池,水箱二次污染事件近年频现。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监管薄弱。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实现直饮水,烧成开水可杀死微生物污染,但无法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不少有机污染物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水质消毒手段不完善

自来水由于消毒手段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的自来水饮用者,都会使用自来水,自来水在消毒的过程中,是利用漂白粉(剂)进行消毒,即使在努力地进行过滤,但是还是有少量或者微量的氯(漂白粉),在水加热100℃就会产生三氯甲烷,是一种致癌物质。

对于很多中国年轻人来说,我们都笑称自己是一路试毒活下来的。

吃奶的时候没被三鹿毒死,可喜可贺;长大了一点之后幸运的躲过了孔雀石绿和苏丹红,运气不错;皮革奶和地沟油扛一扛拉个肚子也没事,扛过去了;瘦肉精和塑化剂也只是开胃小菜,当作小感冒一般;工业明胶和甜蜜素也不过是像奶茶里的珍珠一样,嚼吧嚼吧就咽下去了。

我们广大中国人都在成为百毒不侵的路途上相互扶持,相互试探着,用我们的生命为后代的未来不断的“砥砺前行”,没错,这是个自带引号的前行,因为,我们可能有一天看不到这条路还能走多久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