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协议联委会会议12月6日在维也纳召开,俄、英、德、中、法、伊6个国家将派出代表探讨挽回协议的可能性,原来的六方会谈现在变成了五方会谈,主要是因为美国已经全面退出伊核协议。
美国就应当承认《伊核协议》的相关所有条款,而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石油封锁和军事威胁。所以,美国是不可能来参加在欧盟领土牵头的,全面履行《伊核协议》签字的。
尽管美国的霸权似乎无处不在,却也不敢派代表参加这种会议,因为它一旦参加了这种会议就等于又承认了《伊核协议》,它就得履行协议规定的解除对伊朗制裁的义务,白宫退出协议对伊朗施压了一年半的战略图谋就全部破产了。
美国这次的缺席,也从侧面透露出以下问题:
首先,美国没有参加此次会谈,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对伊朗保持极限施压的态势。
在此次维也纳举行的有关《伊核协议》的协商会议,美国方面没有派人到场,其中的意味很明显,那就是美国将会继续推动自己的对伊政策,直到伊朗彻底对美国屈服,或者伊朗国内崩溃为止。
其次,此次欧盟在美国没有参与的前提下,毅然决定主持召开五国与伊朗的会议,表明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正在日益下降。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不断地利用经济、军事手段来打击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这其中就包括1992年将英镑击出欧洲汇率体系,2005年诱发希腊、意大利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2011年策动叙利亚内战,将中东难民引向欧洲,引发欧洲难民危机。
美国的一系列做法,其主管目的是希望欧洲在认识到美国的实力之后,重新回归到美国的领导之下,但美国的做法适得其反,反而激起了欧洲各国加快脱离美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