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团|洞洞书,抓住早期细微动作敏感期-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10
导读

为了满足宝宝探索洞洞的好奇心,《小洞洞大世界(二)》以12生肖、颜色、太阳、年等 为元素,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随着简单、有趣的情节发展,画面不断变化的同时,洞洞也配合画面呈现大小、形状的不同变化,以游戏的形式带…

洞洞书,抓住早期细微动作敏感期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从6个月开始,宝宝就对翻书、抠洞洞这样的小动作非常着迷,只要见到洞洞就会扑上去,戳一戳、抠一抠。他们会着迷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没有洞洞给他们练习,宝宝就会去抠自己的鼻孔、耳朵、眼睛,肚脐眼……

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将宝宝这段对洞洞充满强烈好奇心的时期称为“细微事物敏感期”,这一时期的宝宝对周围的小物件充满兴趣,开始关注细小事物。这种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和对洞洞的好奇,也是宝宝表现出观察、探索能力的开始。

爱抠洞洞是6个月到4岁宝宝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也正是宝宝的细微小动作发展关键期。父母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对于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满足宝宝探索洞洞的好奇心,《小洞洞大世界(二)》以12生肖、颜色、太阳、年等 为元素,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随着简单、有趣的情节发展,画面不断变化的同时,洞洞也配合画面呈现大小、形状的不同变化,以游戏的形式带宝宝进入洞洞书的精彩世界,引导宝宝动手抠洞洞、动脑探谜底,在玩耍中开发大脑智能。

0 1

创意洞洞设计,开发宝宝智力

父母可别小看抠、翻、摸这些玩耍过程中的小动作,它能锻炼触觉神经,促进大脑发育。宝宝在抠、挖、戳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手部小肌肉群、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还能激发宝宝关注细节的能力和探究事物的欲望。当宝宝把手指伸入洞洞抠、挖时,他们还能感受到洞洞的形状、感受不同的方位等。据统计,幼儿早期如果进行了一定的手部精细化动作训练,他们日后的拿筷吃饭、握笔写字、系鞋带、扣纽扣等等精细化动作,都会明显表现出比同龄人更精准、更快。

0 2

本套书共4册,设计了三种有特色的洞洞

年轮洞

SUMMER

以最后一页的洞为基准,从后往前洞洞依次由小变大,并且洞洞在每一页面出现的位置相同,一圈一圈的,像树的年轮一样,这就是年轮洞洞。

书中洞画结合,从最后一页的生肖猪,到封面的生肖老虎,以动物的眼睛为洞洞,依次往前由小变大,一个洞一个洞的叠加,一圈一圈年轮一样的环绕,非常有规律,吸引宝宝伸出手指抠、挖、戳。在阅读的时候,父母可引导宝宝注意洞洞与画面所表达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找找哪些生肖动物眼睛的洞洞大,哪些生肖动物眼睛的洞洞小。

异形洞

SUMMER

《颜色变变变》中每一页出现的洞洞形状都不同。从最后一页开始,洞洞以“五角星”出现,往前倒数,依次变形为“圆形”“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等,多种形状的洞洞交叉叠加 ,呈现出一种变化的美感。

这些异形洞与画面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是出现在雪人手臂上的五角星,一会儿是蚂蚁身上的小圈圈,一会儿是桃子上的小虫洞,一会儿是游泳圈里正方形的浮板,一会儿是青蛙肚皮上圆鼓鼓的皮球,一会儿是花瓣上漂亮的裙边…… 伴随着故事的推进,画面不断变化,洞洞也呈现不同的形状,带宝宝一步步进入洞洞书的精彩世界。

连环洞

SUMMER

《追呀追太阳》讲述了一只小兔走过山川、河流、大地、海洋、森林、田野、村庄历尽艰难找太阳的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画面的需要,洞洞分别以云朵、树叶、小鸟羽毛、鸡冠、窗帘等各种形式出现,无论结构、形状、还是色彩都吸引宝宝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抠一抠。

SUMMER

《快乐的一年》讲述了宝宝一年12个月的快乐生活。

当宝宝拿起书,封面上一群小伙伴在花园玩耍,一朵硕大的花以洞的形状呈现。当宝宝翻开书,就像是花儿绽放一样,一层一层的花瓣逐一打开,一个洞、一个洞越来越小,一个又一个惊喜等着揭秘。当翻到最后一页时露出了花蕊,正好将一年12个月的故事讲述完,度过快乐的一年。 从前往后翻,每一层洞都在叠加,月份依次加1 ,连环洞在做“加法” ,讲述了一年12个月的故事 ;从后往前翻,每一层洞都在叠减,数字依次减1,连环洞在做“减法” ,引导宝宝回顾这一年来的快乐时光。反复多玩几次,宝宝就会非常直观的理解“ 年与月”“前与后”“大与小”“ 数与量” 的关系。

连环洞每翻一页,洞洞在上一页面的基础上叠加一层,洞洞相扣,层层叠加,形成连环,能让宝宝一目了然。宝宝会忍不住用手抠一抠、摸一摸,感受洞洞的变化。父母再结合文字适时讲解,利用这种有形的“洞”,将抽象的“ 年”“月”概念关联上宝宝可以抠、可以摸、可以感触的实物,引导宝宝在大脑里形成“年”与“月”的对应关系。

02

四大主题认知,帮助0-4岁宝宝全面成长

1、《快乐的一年》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甚至还能抠一抠的实物,帮助宝宝轻松理解“年”“月”概念,初步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宝宝,用宝宝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时间,我们会怎样思考?

12个月是怎样组成的?

“年”到底长得什么样?

时间,可以摸得着吗?

时间,可以抠一抠吗?

要知道宝宝理解事物的方式与成年人是完全不同的。宝宝需要一个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这些抽象的时间单位,建立感性认知。

打开《快乐的一年》,父母可以引导宝宝指着书里的中英文月份,让宝宝看着图,引导宝宝一个一个去认读。如:一月January、二月 February……让宝宝念“月”的同时抠洞,如嘴里一边念着“7”,一边用手指去抠对应7月的洞洞,直到念完一年12个月。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宝宝在脑子里将月份的音、形、意结合起来,进一步将抽象的时间单位与对应的实物相关联,从而帮助宝宝建立实物与概念一一对应的直观认知,这样很快就能理解“年”与“月”的概念了。

2、《猜猜我是谁》引导宝宝了解12生肖与时辰的联系,培养观察、认知、理解和语言能力。

本书从12生肖的来历、对应的时辰,用洞与画结合的画面,引导宝宝在认识动物的同时,了解到12种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向宝宝全方位介绍生肖文化。

本书的内容与文字相对于0-4岁的宝宝来讲有难度。如何引导宝宝读好本书呢?第一阶段,父母可结合画面中的卡通动物形象及时钟所指代的时间,将文字简化成大白话,图、文、音三者结合,一遍、两遍……直到宝宝能听懂为止。第二阶段,等到宝宝稍稍理解后,再为宝宝进行原文“领读”。宝宝在一次又一次“跟读”的过程中,会记住生肖的名字,记住生肖值守的时辰,最后能记住整句的话。起初宝宝仅仅只是机械的重复,并不能理解这些知识点。不过父母不用担心,宝宝能记住这些内容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追呀追太阳》通过讲故事、探秘与互动,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本书讲述了小白兔一觉醒来,发现太阳不见了。于是它穿过森林、淌过河流、越过高山、跨过大海、走过村庄和田野去寻找、追赶太阳。在不停地追太阳的过程中,它发现“原来太阳每天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父母可以先将这个故事讲给宝宝听一到两遍之后,再引导宝宝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白兔,你在追太阳,你会怎么做呢?” 宝宝在父母的陪伴下,在一次又一次的语言引导下逐步揭秘谜底,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不用担心宝宝太小听不懂。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宝宝灌输多少知识点,而是帮助点亮宝宝的思维,激发宝宝学习的兴趣。

同时,父母还可以与宝宝一起对故事进行改编,培养宝宝早期的发散性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4.《颜色变变变》启蒙宝宝早期色彩认知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A. 色彩认知启蒙越早越好!

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的色彩启蒙呢?

看:看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本书选取了0-4岁年龄段宝宝敏感的色彩,配合精美卡通的绘画来表现。共有12种色彩:红色red、橙色orange、黄色yellow、绿色green、青色cyan、蓝色blue、紫色purple、灰色grey、粉色pink、黑色black、白色white、棕色brown。

例如:这是一个关于“蓝色”的画面。卡通的造型,喝可乐的白云、深浅蓝色相间的游泳圈、悠闲的鱼儿等表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场景,同一个色系,在不同深浅之间变化,点缀小面积、饱和度高的橙色和百搭的白色,将色彩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在宝宝眼前,宝宝一看就会被吸引住。这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即:“认色彩”。

读:当宝宝对某一色彩喜欢时,会盯着看,目光在这一色彩上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这时父母要抓住机会,及时引导,带着宝宝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叫色彩名”。

例如:这个画面是认识绿色,插画师在画面中呈现了深浅不一的多种变化。浅淡的池塘里有深绿色的茎、翠绿色的荷叶、一只绿色的青蛙……当宝宝在这一画面停留时间长时,可能是对于绿色比较敏感。父母可以让宝宝用手指着画面上不同的绿色,同时引导宝宝跟读:绿色green、绿色green、绿色green……每当宝宝能读出一种色彩名的时候,他会变得非常自信,也会更加有学习色彩的兴趣。

指认:经过前面的两个阶段,宝宝会对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可能眼睛盯着看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口头对这种色彩念念有词,这就是发现宝宝敏感色彩的最佳时机。这时可以指着画面,让宝宝叫出这种色彩的名字。从最初的父母教,到跟读,到最后自己会看色指认,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哟!

B. 一问一答学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说话有早有晚。早的宝宝10个月就开始咿呀学语了,晚的宝宝到了3岁仍然不会叫妈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距呢?这跟宝宝的性别、牙齿状况、性格等都有关系。放下这些客观因素不谈,语言刺激和词汇量不够是关键。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宝宝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宝宝多听、多说,帮助宝宝积累词汇量。

如何让宝宝多说呢?首先,父母自己要多和宝宝说话。听的多了,宝宝脑海中积累了大量语言素材,才会输出。父母还可以多找些童谣念给宝宝听。研究表明,宝宝对节奏鲜明、韵律感的语言接受得特别快,模仿得也特别快。《颜色变变变》这本书中,每一页都有一问一答的儿歌,短小、押韵,非常适合念给宝宝听。

例如:这个关于青色的画面中,问:“这是什么颜色?是青色,是青色。”答:“青色的苹果,青色的枣,哪个大来哪个小。”

当宝宝自己能够独立说出一个词、一句话时,他会获得自信,从而更愿意开口说话。

为什么要选择《小洞洞大世界》

《小洞洞大世界》共四册,通过对几十个洞洞的抠、挖、戳、摸等动作, 帮助0-4岁的宝宝认识12生肖、颜色、年、太阳,并用生动的文字描述出事物显著的特点,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低幼年龄段的宝宝阅读和翻玩。《小洞洞大世界》是一套认知书,又是一套玩具书。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宝宝主动动手探索,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开发大脑潜能。

01

设计科学,用材高档,印制精美

本书采用240mm×240mm大开本尺寸,可放在地上供宝宝一页一页随意翻玩。书中以大尺寸呈现的精美画面,更易让宝宝们感受到画面中的细节,不仅可以刺激宝宝的视觉发展,获得艺术上的审美,还有助于激发小读者的想象力,提升阅读能力。本书采用又厚又硬的卡纸对裱制作而成,增强了书本的耐磨和抗摔、抗撕性;圆角设计,环保油墨,宝宝在探索洞洞时,呵护宝宝娇嫩双手,为宝宝提供安全的阅读载体。

0 2

洞洞造型丰富,第一时间吸引宝宝注意力

连环洞、年轮洞、异形洞……根据宝宝的年龄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宝宝发现奇妙的洞洞世界。这些新奇、富有创意的洞洞,吸引宝宝伸出手去抠一抠、戳一戳,从而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各种各样的洞洞还能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和抓握能力,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03

内容构思巧妙,利于宝宝认知启蒙,开发大脑潜能

内容包含12生肖、颜色、太阳、年等元素,文字和画面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和动物造型生动有趣,贴近宝宝的认知特点。再配以巧妙的抠洞结构,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宝宝思考,用科学有趣的方式启蒙宝宝认知。

0 4

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宝宝早期阅读,提升语言能力

本书的文字有儿歌、故事、对话等形式,编写时注重文字的韵律美,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便于宝宝跟读。中英文对照编排,有助于帮助宝宝双语启蒙,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洞洞大世界(二)

产品信息

《小洞洞大世界(二)》

书名:

《颜色变变变》

《猜猜我是谁 》

《快乐的一年》

《追啊追太阳》

定价:144.00元(共4册)

装帧:对裱

开本:12开

页数:104P

用纸:白卡

适读年龄:0-4岁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 END—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