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步和训练的四个小原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82
导读

很多经验丰富的马拉松爱好者平常都会长距离训练,通常是在周末跑30km左右。马拉松比赛中,我们的身体会叫喊“不要在跑了”,也许这时候我们可以“不听”身体的,不然参加马拉松赛大部分都要退赛了,只要我们是有长期系统…

长距离训练,但控制不过度。很多经验丰富的马拉松爱好者平常都会长距离训练,通常是在周末跑30km左右。长距离训练在耐力,耐受力方面非常有效。不过每次都用长节奏跑去完成30km并非易事,节奏跑指比赛配速。状态好时,也许我们能顺利用比赛配速跑完30km,大多时候,还是很难,强行完成后恢复挑战很大,更佳的训练策略是降速完成,每公里配速根据个人情况酌情慢10~30秒,既可以完成训练,也不会花费过多时间,最重要的是身体的损伤大大降低。

装备的力量。我自己跑步相信极简鞋子原则,我认为训练更多地是建立身体强壮上,跑步我们会需要更灵活有力的脚和脚踝,一双普通的合脚的跑鞋足以胜任训练,比赛时我会选一双更轻点的比赛鞋。近几年“钩子”的跑鞋神器的确很多正面评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少的疲劳。不过先有自身的力量,想“好”鞋,随时都可以换上。

运动补给。灵活使用,按个人习惯,能让比赛、训练达到最好状态就好。不少选手现在马拉松比赛中都会私补一些能量食品,很多能量食品能快速吸收,快速补充血糖,缺点也有,有人会因为口感,或运动中进食肠胃不适发生作呕,肚子痛情况。

不可否认,能量食品运用得好对跑步有实质性好处,当然也有心理上的作用。我偶尔会吃,特别是参加团体项目时不吃跑不快就没办法交代。个人跑的大多数时候,我通常会拒绝吃,我相信即使我们跑过30km后,肌糖原大量消耗,我们血糖也会在“聪明的”身体系统的管理下,从脂肪等转化过来。

和身体对话。我有个体会是这样,训练中要多“听”身体的,身体是一切的本源,平常训练更是要强度和量适度,用时间慢慢把自己训练强。马拉松比赛中,我们的身体会叫喊“不要在跑了”,也许这时候我们可以“不听”身体的,不然参加马拉松赛大部分都要退赛了,只要我们是有长期系统训练的,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