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蒋介石与陈洁如有一段美妙的婚姻。这段婚姻倒是蒋介石追的陈洁如。
1906年出生,祖籍浙江宁波的陈洁如,自小就在上海,家境富裕。12岁时,她被母亲送入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就读,与巨商张静江的几个女儿成为同学加好友。
张静江是蒋介石的恩人,两人关系密切。1919年,蒋介石通过张静江的关系,欲娶陈洁如为妻。蒋向陈洁如声称自己已经与原配及侍妾脱离关系,并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就这样,1921年12月5日,时年34岁的蒋介石与15岁的陈洁如在上海永安大楼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感情没得说。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介石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看重。从此,蒋介石政治地位上升,与国民党元老名流交往大增,特别是与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多有来往。
在国民党偏安广东的年代,廖仲恺是孙中山的第三号助手。廖夫人何香凝是国民党著名的女性,在高层夫人圈中相当活跃,和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要好,因而与宋庆龄的大姐宋霭龄、小妹宋美龄相识,不时相聚宴饮。
何香凝对比自己的女儿廖梦醒还小两岁的陈洁如很是怜爱。蒋介石与陈洁如婚后迟迟没有子女,何香凝便从医院中收留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送给蒋介石、陈洁如领养,这个女婴就是后来一直跟着陈洁如的蒋瑶光。
蒋介石不善交际,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前,并未广为人知。从小就留学国外彻底洋化了的宋美龄,起初压根儿就没有把“土包子”蒋介石放在眼里。一次在大元帅府,蒋介石、陈洁如夫妇偶遇宋美龄。当孙中山把蒋介石夫妇介绍给宋美龄时,让孙中山没有料到的是,未等孙中山把话说完,宋美龄就扭开了头,弄得孙中山很是尴尬。
那么,这之后没几年,宋美龄是怎么转变了观念,看上了蒋介石的呢?
原来,宋美龄是被精明的大姐宋霭龄推给蒋介石的。
1925年,在第一次东征中,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中坚力量,国民党军队迅速击溃了心腹大患陈炯明部。蒋校长因此一战成名,迅速崛起。敏感的宋霭龄觉得,蒋介石前途无量,很可能会跃居民国军政最上层。因之,她觉得,应该尽快把蒋拉住,而拉住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小妹宋美龄俘获蒋介石。
当然,不甘寂寞,又很是爱权的宋美龄,政治嗅觉本就不差,应该说与宋霭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到蒋介石今非昔比,已在国民党中冉冉升起,便在大姐宋霭龄的协助下,向已婚的蒋介石发动了攻势。
1925年8月的一个夜晚,宋霭龄在丈夫孔祥熙位于广州堤岸东区的两层白色洋房中,准备了一顿特别的鸽子宴招待蒋介石夫妇,并邀请何香凝、陈友仁作陪。
需要说明的是,陈友仁华侨出身,是孙中山最亲密的助手,曾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国际事务顾问和广州及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这次晚宴,是一次对蒋介石、陈洁如、宋美龄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饭局。
得到宴会邀请后,蒋介石兴奋异常,禁不住对爱妻陈洁如说,接近宋家对他至关重要。
然而,这顿家宴对宋霭龄、宋美龄更重要,这是要拆散蒋与陈的婚姻,让宋美龄取而代之。只是,这个时候蒋介石并没有想到这一层。
时年只有19岁的陈洁如,更是没往这上怀疑。赴宴时,她身着自己最好的广东绉纱丝衫,脚穿白色的小羊皮鞋,手拿一把檀香扇,一个白色的串珠皮包前往孔家,可谓自信满满。
宴会开始前,陈友仁陪着陈洁如在宋家花园散步,宋氏姐妹则从后观察,并当着何香凝的面取笑陈洁如,说她只是一个中等阶级的家庭主妇,不配做蒋介石的妻子。
但当陈洁如来到宋氏姐妹面前时,她们则立马换了一副面孔,跟陈洁如套近乎,还想方设法从陈洁如口中刺探她与蒋的婚姻状况。
晚宴时,作为东道主的宋霭龄,在座位安排上,竟把蒋介石和陈洁如拆开,让蒋介石坐在她和宋美龄之间,把陈洁如安排在陈友仁和何香凝之间。这样目的很明确,就是方便她和宋美龄为蒋介石献殷勤。
此后,宋美龄与蒋介石接触增加。
撇开宋美龄的政治背景、金钱和美貌不谈,单就宋美龄的学识修养来论,蒋介石就难以抵抗得了。宋美龄会6国语言,国画造诣深,钢琴演奏好,还写得一手好字,也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蒋介石作为一个政界人物,身边太需要有这样的才女了。
北伐前后,随着蒋介石威望和权势的进一步高涨,宋美龄也加快了她的爱情攻势,最终成功地把蒋介石俘获了。
1927年8月,蒋介石以让陈洁如留学为名,迫使她远走美国。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成婚。何香凝不情愿地作了他们的证婚人。
12月28日,远在美国的陈洁如在报纸上得知蒋、宋结婚的消息,写信给张静江夫人朱逸民:“近日闻说蒋与宋已结婚了,未知我姐你有去贺喜否?闻说廖夫人做证婚人,未知有此事否?”
木已成舟,到了这个时候,陈洁如问啥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