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美国鹰派政客薛瑞福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中美双方积极进行经贸磋商的同时,又一个美国鹰派高官被炒,此前,这位名叫薛瑞福的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曾多次在处理亚太事务时采取对华强硬态度,并且对这一地区局势的逐渐紧张负有责任,因此他被炒鱿鱼的消息引起了一片欢声,随后,大洋彼岸传来又一大捷报,中美高级别贸易磋商取得实质进展,两国之间的谈判迈出关键一步,中美双方都公布了这个好消息。
多年来,从科威特到南联盟再到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总是给人以一种军政领导层上下齐心奉行霸权主义、四处南征北战,以“维护自由和平”之名行制造战争与压迫掠夺之实的“世界警察”之感,然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铁板一块的,美国也不例外,实际上,其国内政坛的“鹰派”与“鸽派”之争素来有之,只不过前者在历史上多数时候都占优罢了。
图为阿富汗战争
什么叫“鹰派”,什么叫“鸽派”?简单地说,前者通常会在外交活动或处理两国争端的过程中采取强硬的态度,以及包括武力威慑乃至刀兵相见在内的铁腕手段;而后者则会选择释放善意,争取在谈判和磋商中化干戈为玉帛,举个例子,同样是海外利益争议问题,“鸽派”政客会不惜进行冗长的谈判甚至提出让利之类的妥协条件,而“鹰派”恐怕就会选择进行炮舰外交了。
图为珍妮特.兰金
要说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鸽派”是谁,如果于1917年首次就职的美国议员珍妮特.兰金敢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了,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议员,她以和平主义者自居,在就职仅仅三天后便对美国是否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议题投下了反对票,毕竟是一场帝国主义瓜分利益的战争,这样的选择倒也情有可原,但过了二十多年,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面对国内群情汹涌的复仇情绪,兰金再次在决定是否对日宣战的议题上投下了唯一的一张反对票,自此也引发众怒而告别了政坛生涯。
图为美国鹰派政客博尔特
而美国政坛“鹰派”人物的代表则难以抉择,因为由古至今该国的这类人物实在太多了,如果要论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大概曾被特朗普亲自提拔又亲自解雇的美国前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算是一个,他对伊朗和俄罗斯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厌恶”来形容,不仅鼓吹对伊朗动武,早年间甚至还曾发出这样的言论:“美国和世界就是锤子和钉子的关系”,意思很明显:美国想敲打谁就敲打谁,在博尔顿一次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当中,普京更是直言不讳地抱怨称,美国的国徽上的老鹰两爪分别握着橄榄枝与箭簇,现在看来老鹰是把橄榄枝吃光了,可见这是个多么令他头疼的人物。
而薛瑞福曾经也是一个跟博尔顿一样的“国际政治麻烦制造者”,甚至在某些方面上的固执与强硬比起博尔顿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推测,有时因此人的言论或决策引发地区局势紧张并非特朗普的本意,而是典型的基层独走惹祸,如今薛瑞福被解职也挺能说明问题:大概连特朗普都受不了整天为这样的手下打扫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