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李靖是陈塘关总兵,并不是皇帝,为什么他的儿子哪吒却被称作“三太子”呢?要弄明白哪吒为什么叫三太子,那就要从“太子”这个称谓怎样一步步演化为代表皇位继承者讲起。
历代太子代表的意义。周朝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有的称太子,有的称世子。秦朝也就沿用了这个叫法。汉朝的天子叫皇帝,把皇帝的嫡子称皇太子。金、元朝时,皇帝的庶子也称太子,比如金有四太子兀术。
明朝以后,皇帝的嫡子称为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还有相应的职官以辅助太子。
商代,那时候是奴隶制社会,还没有发明皇帝的称谓,最高统治者被人们称为“大王”。天下之大,有很多大王,有大大王、小大王,大大王商纣把土地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分赏给王公大臣。
这些有了土地及管辖权的人就是诸侯,说白了,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就诸侯一个人说了算,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他们嫡出儿子被属地的百姓们被称为太子,以示尊重。李靖镇守一方,也基本相当于诸侯。哪吒是嫡出的儿子,排行老三,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