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里面,一共经历了十二位帝王,这些皇帝在历史上功绩比较卓著的便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辈了。关于这三位皇帝想必大家也是不陌生的,现在也有诸多的影视剧基本上都是以他们三位皇帝为背景,当然历史上这些皇帝究竟有没有发生过这些影视剧里面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也不难能够看出,能够以他们执政时期为影视剧背景,也证明着这个朝代的繁盛,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野史被传出。
关于这三位帝王的功绩,康熙年纪轻轻的时候便凭借自己的智慧制服了鳌拜,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大权,从此在政治上面展露出自己的天赋,平定三番和准噶尔,抵挡沙俄的入侵,在历史上面都被传为佳话;而雍正是出了名的勤政,在他登基之后大肆整顿吏治,清除朝中那些贪污腐败的大臣,让清朝的国库变得日渐充盈;而乾隆虽然有点坐享自己的父亲和爷爷的功绩,但是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位明君,创造出了大清的另外一个盛世,这其中也不乏他的功绩。
俗话说,所有的爱都是有代价的。通过假装生病两次,并向雍正请病假,而不去祭陵,胤祎终于激怒了皇帝雍正。在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雍正下令将银胤祎仪降职三次,将他从多罗贝勒降为辅国公爵。即使在雍正死后,他也被勒令不得在亭岭乾清停灵乾清宫行礼。最后,他的侄子乾隆皇帝施展了他的仁慈,颁布了一项法令,允许他在寺庙行礼,顺便说一句,恢复他的贝勒头衔。
也许是为了他的叔叔向自己已故父亲赎罪,乾隆命令他守卫皇帝哥哥的陵墓。
乾隆给胤祎的谕旨
“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
乾隆二年三月,雍正皇帝葬在后陵,胤祎以看守者的身份来到陵墓。乾隆九年农历正月,乾隆任命胤祎、觉和拖主管后陵,为守陵总理。同年2月,胤祎上奏乾隆皇帝,并被任命为随行墓的护卫和大臣。
乾隆二十年,胤祎死了,享年五十岁,葬在西陵附近的胤祎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胤祎墓墓还是相对完整的。今天,这里是胤祎水库。在旱季,你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胤祎墓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