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古代穷人,没钱娶妻生子怎么办?因此发明了一种传宗接代的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44
导读

以前,经济发展肯定比不上现在,很多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娶不上媳妇,而有些家庭呢,男的娶上了媳妇,却为了过上好点的生活,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当”给一些没娶上媳妇的人,这样,一方有了钱花,一方有了妻子,两方肯定都愿意…

中国做为一个文明古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处在封建社会。在古代,人们的思想还是很封建的,一直都是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却远远不及男性,基本没什么权利可言,完全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些陋俗也就悄无声息的诞生了,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典妻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穷人这一群体一直都没有消失过,清朝的一些穷人娶不起老婆怎么办呢,“典妻婚”就是他们为了传宗接代想出的方法。

“典妻婚”,从字面意思看就不难理解,就是把妻子当成典当物,用来换一些钱财。以前,经济发展肯定比不上现在,很多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娶不上媳妇,而有些家庭呢,男的娶上了媳妇,却为了过上好点的生活,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当”给一些没娶上媳妇的人,这样,一方有了钱花,一方有了妻子,两方肯定都愿意这样干了,可妻子呢,就要受委屈了,被男人当个物品一样推来推去,自己却又反抗不了。女子被“典当”出去后,就要给人家生孩子,因为他们花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啊。

其实,这个妻子被典当的日期是有限制的,不是说给了钱就能留一辈子的,约定的日子一到,妻子就要回到之前的丈夫身边。穷人这样传宗接代的方法,最早是出现在汉代,但是在朝廷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就下令禁绝了这一行为。直到清朝,“典妻婚”又盛行起来。

清朝重臣曾国藩有一个部下叫鲍超,就因为没钱花“典当”过自己的妻子,那时的日子并不好过,再加上鲍超也很年轻,平常花钱大手大脚,肯本没点积蓄。清朝在太平天国的重创下,国库空虚,经济发展大不如前,一场大战,老百姓连穿衣吃饭都是问题,结婚生子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典妻在当时一些地方就发展开了。慢慢地,典妻就形成了一套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定。

那时候,典妻要经过这几个步骤,先是找媒婆介绍,再是签下书面协议,再是下聘礼,接妻子等。一份协议书里,会写上典妻的期限,多少钱等等具体条件,通常来说,这个期限都是三年半,价钱也是按照妻子的长相,典妻时长来计算的。在典妻这段时间里,这个妻子是不能再回到原来那个家的,当然也不能和那个家里的人接触。时间长了,政府就知道这个行为了,考虑到这是违背道德的事,就颁布法规禁止这样的事了。政府要求,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必须立马解决,签订协议书后,两边的男子要挨几十大板,还要予以罚款,可见清政府也很在意这件事情,是严令杜绝这种现象蔓延下去的。

今天小编就分享那么多了,对清朝娶不起妻子的穷人这样传宗接代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