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外国妈妈更会带娃?因为你还不!够!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98
导读

正当闺蜜要开始“开导”孩子的姥姥时,有位阿姨疾步向闺蜜走了过来,指着闺蜜家的宝宝问,“你是那个娃的妈吗?” 然后吃饭时间一到,孩子就要自己乖乖吃饭,就算是一岁多的宝宝,老师们也不会帮忙喂,小宝宝…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有个闺蜜,毕业后就定居在南非,她的三岁娃在当地上德国学校,前两个礼拜因为家中有点事,带着娃临时回国一趟。

这一回不要紧,她发现太多东西方育儿方向的碰撞,回去才一两天,就微信上跟我吐槽了一大堆。

我不厚道地边听边笑,征得她的同意,我把她的经历写下来。

有一天,闺蜜去附近的公园遛娃,3岁的小女娃一看到滑梯、其他一堆的游戏器材,还有那么多的小朋友,立刻“咻”一声地奔了过去。

于是闺蜜在旁边的一张长椅上坐了下来,没想到,姥姥马上就不高兴了,紧张地说,“你还在这干嘛?赶紧去跟着孩子!”

“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跟着她干嘛?” 闺蜜说。

“滑梯这么高,摔了怎么办?那边有那么多大孩子,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姥姥开启叨叨叨模式…

正当闺蜜要开始“开导”孩子的姥姥时,有位阿姨疾步向闺蜜走了过来,指着闺蜜家的宝宝问,“你是那个娃的妈吗?”

闺蜜一脸狐疑点点头。

然后这位阿姨继续说,“你赶紧过去看看!这个滑梯太陡了,孩子摔坏了怎么办?”

闺蜜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滑梯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几个大人!明明是给孩子设计的滑梯,大人呼啦一下子全跑上去了,实在太危险!

闺蜜整个人就炸毛了,这些大人,美其名保护孩子,其实干预了孩子自然的体能训练,阻碍了孩子正常的社交机会,还对着别人指手画脚。

闺蜜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朝滑梯走了过去,然后温柔而坚定地开了口:

“不好意思,这个滑梯是设计给孩子玩的,大人们这样站上去,很明显超过安全重量设计,万一垮下来,所有的孩子都会受伤的,请你们为了所有孩子们的安全,离开滑梯,谢谢。”

转头,闺蜜就看到刚刚那位谆谆告诫的阿姨嘴巴张成O型,但是也看到闺蜜的娘亲眼里透露出来的骄傲!

说真的,家长这样的带娃方式,简直是大错特错!

大人要做的,是确保环境的安全,然后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

回国没几天,闺蜜家娃表示要吃pizza,去了西餐厅,服务员很客气地表示,店里面没有提供孩子用的塑胶餐具,是不锈钢的,问需不需要给孩子也摆上刀叉?

闺蜜才刚开口说好,家里的长辈就不乐意了,说孩子还这么小,怎么可以让她用刀子!

闺蜜一听又不乐意了,说着平常在家里,孩子不只自己要拿刀叉切食物吃,每餐饭前,还要负责set table。

帮全家人选择今天要用哪一个餐垫?有几个人一起吃饭?需要准备几副餐具?问今天吃的是中餐还是西餐,需要摆碗筷还是盘子、刀叉?拿刀?piece of cake!

闺蜜说,在国外时中国妈妈常聚在一起聊天,经常会提到一个困惑:为什么在国外,一个妈妈能带三四个孩子;在中国,一个孩子却让全家人仰马翻?

这次回来,闺蜜说她深深感觉,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敢不敢放手!

闺蜜家宝宝在德国幼儿园就读。

德国幼儿园特别强调,大人要提供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然后就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做选择,让孩子学习真实的生活,同时也必须让孩子知道基本的规矩和不守规矩会导致的后果。

举例来说,德国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要帮孩子准备新鲜现做、营养均衡的早餐、午餐饭盒。

然后吃饭时间一到,孩子就要自己乖乖吃饭,就算是一岁多的宝宝,老师们也不会帮忙喂,小宝宝可以用手抓着食物吃,甚至吃得一桌一脸都没有关系,但是要“自己想办法把食物从餐盒弄进嘴巴里”。

如果孩子不乖乖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肯吃呢?没关系,他们可以在教室的游戏区、休息区,自己玩、或休息,只要不影响其他孩子吃饭就行。

那么晚点因为没吃饭,肚子饿,想要吃点心呢?Sorry,没有这一回事,饿就饿着呗!等到下一个正餐时间到了,自然就能吃饭了!

道理很简单:用餐的时间就是要用餐。如果你想玩想休息都OK。但是过了 这个时间再想吃饭,不好意思,要等下一个饭点才行哦!

孩子吃饭靠追着喂,靠用动画片、零食来哄骗,拖拖拉拉不爱吃饭,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大人的问题!

在国内很多孩子还被过份保护的年纪,德国的孩子,已经在草地上尽情奔跑、用力踢球,在森林里爬树,在厨房里面准备小点心,夏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进游泳池里游泳…

附上一张照片,这是摄氏13度的一天早上八点,德国幼儿园4-6岁孩子们,穿好泳衣、排着队,去上游泳课!

国外的孩子好像特别抗冻?身体素质特别好?

闺蜜家的娃1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3岁半,两年内,就第一年刚上学时小感冒了3次,第二年,小感冒1次,而且其实是因为闺蜜自己重感冒了1个月还没好,才害宝宝终于也被传染了…

我想这张照片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闺蜜说,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的家长,尤其是老人家,特别喜欢要求孩子再多穿一件!不管是出门逛街、走亲戚,还是上幼儿园,孩子好像永远没有选择自己想穿什么衣服的权利。

现在大家越来越发现,美学很重要,想要把生活过成诗,首先,就得让孩子从小培养美感,不能变成美盲。

那么,从小就要让孩子挑选自己想穿什么,因为这正是最好的训练!別看穿衣服、穿鞋子这么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到场合、要做什么活动、天气、怎么搭配…

就这简单地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鞋子出门的训练,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更能训练孩子的处事能力、认知能力及应变能力。

这时候一定有长辈会说话,“那怎么可以?穿这样多难看?穿这样会冷!”

闺蜜很不以为然地表示,穿得好看、不好看,这不是得经由不断地训练,培养美感并找出自己的风格吗?

而且长辈的好看,不见得是我们眼中的好看,至于我们眼中的搭配,可能也根本进不了孩子的眼。

所以,放手、深呼吸,让孩子好好发挥吧!

如果还是很担心孩子穿得不够暖?闺蜜很得意的表示,放心好了,大不了就是自己袋子里帮孩子塞一件厚外套。

等孩子出门了,真的冷到时,再拿出来,保证孩子会很开心地穿上,而且在心里觉得妈妈好棒啊!

这样就不必在出门前纠结多这一件、少那一件,然后闹得大家都不开心,影响亲子关系了。

米粒妈做公众号这么久,每每提到各种鸡娃的现象时,就一定会收到不以为然的留言,觉得国内的早教太过头,还是国外的孩子轻松。

闺蜜这次的分享,感觉上好像也是国外的孩子就是森林里放养,跌跌撞撞地长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这是错觉,国外的早教只是方向不同,但一点都不轻松。

闺蜜说,德国9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幼儿园,跟着大孩子学怎么生活,该学的才艺也没落下。

她家的宝宝更是3岁就开始学芭蕾、学小提琴,一口流利的中文、德文、英文,随时转换。

瞅瞅,这是她家的小公举

孩子幼儿园里的同学们也差不多,1岁多的孩子几乎各个都已经在学游泳了,3岁的孩子学骑马、会游泳、各种球类已经上手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这些孩子们每天早上不到6点起床,6点多就要出门上学;下午2点多幼儿园下课后,妈妈们接了立马往兴趣班送,一点不比国内的孩子轻松。

既然国外家长也鸡娃,那为什么国内带娃这么累?只能说是鸡娃鸡错了方向。

例如,国内的家长花很多时间在追着孩子喂饭,国外的妈妈们更注重自己每餐动手做营养均衡的餐点给孩子,然后自己就坐下来也好好享受美味的餐点,让孩子自己吃饭。

这样的结果是,妈妈很优雅、孩子会独立自己吃饭、全家人吃得很健康。

国外家长在生活上更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主要精力都在陪伴和培养孩子方面。希望这一点体验能给国内家长一些启发。

关于怎么轻松喂养,可以看这篇喂宝宝吃饭太累?用这一招轻松搞定!

咱们四个老人加上孩子爸孩子妈,配合着带一个娃都鸡飞狗跳,但国外的妈妈随随便便搞定两三个娃都不成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育儿观念不同。

国外的妈妈更愿意放手,更懂得“偷懒”,这样孩子也会越独立,育儿也就没那么辛苦啦。

像我家米粒,特别愿意钻进厨房,我从来都不阻止他。他现在是可是米粒爸这个大厨的好帮手,爷俩经常在厨房打配合,米粒帮着洗菜择菜,偶尔也学着做菜。

上次米粒妈熬夜写稿,起晚了点,米粒小朋友把我的早饭都做好了,除了面包是米粒爸烤的,其余都是米粒做的,希望这样的小暖男天天有

当一个懒妈,幸福三代人!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英文和数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