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就忘?看了微信却忘回,难道是痴呆的前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9
导读

当人在编码信息的过程中突然开始处理其他费脑力的事件,在那之前还没完成的事情就很容易的被忽略,甚至彻底遗忘。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大脑在该休息的时候不能好好休息,到了该工作的时候,不能完全兴奋起来投入工作,因此…

文学家纪伯伦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现在看来,根本不需要走得太远,我们就很容易忘记自己要带什么、买什么、干什么。日常中,你是不是也会:

要进房间拿东西,进门后却忘了要做什么;

打开网页,忘记自己要搜索什么;

刚离开停车场就忘记车在哪里;

闹钟响起,却不记得是要提醒自己做什么;

去超市买牙膏,却开心地抱着促销的一堆零食去结账,晚上睡前才幡然醒悟,同时可能发出懊悔的嚎叫;

……

最频繁的例子也许就是:

看完微信忘了回,再回已是陌生人………

转身就忘,到底是脑子不好使?是没把小事放心上?

还是老年痴呆或者什么大病的前兆?

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现代社会的“通病”——“转身就忘综合征”。

首先,要知道“门口效应”

生活中经常性“瞬间失忆”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机制——门口效应,它跟我们的认知和记忆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年龄并不相关。

“门口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物理、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就比如来到不同的房间,想着不同的事情。当人在编码信息的过程中突然开始处理其他费脑力的事件,在那之前还没完成的事情就很容易的被忽略,甚至彻底遗忘。

其实, 这样的“瞬间失忆”后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它会让我们的大脑快速的清空,腾出有限的记忆空间,以便于记忆新的事物。这就构成了一种高效率的记忆形式,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大脑进化的表现。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生活中的小小遗忘而烦恼。这正是人脑在发挥正常功能的表现。

除了“门口效应”,还有这些情况容易“转身就忘”:当你“一心多用”的时候,大脑会开始自动切割事件,记忆特别容易被干扰。

而反之,当天才人群、工作狂、学霸及网瘾少年开启"Hyperfocus"——超聚焦模式时,会沉浸其中,忽略周边其他信息。

健忘……就是老年痴呆?

并不是所有有记忆力问题的人都是老年痴呆,健忘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之一。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部分 (包括大脑) 都会发生变化。

情绪问题(如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症,都可以使一个人变得严重健忘,并可能被误认为痴呆。

而我们所常说的痴呆,很多情况下被泛指老年期痴呆,它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症,常表现为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多的一种类型。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 近期记忆受损,如刚放置的东西转眼就找不到了;刚买的东西交完钱就忘了拿走等。远期记忆随着病情的发展也会逐渐丧失。

  • 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出门后找不到家。

  • 计算速度减慢,复杂计算无法完成或经常出错,晚期患者简单的加减计算无法完成,甚至丧失数的概念。

  • 思维混乱,推理能力下降,逐渐丧失处理问题的能力。

  • 说话唠叨重复,内容杂乱无章,问西答东,晚期出现缄默少语,无法阅读。

  • 情感迟钝,淡漠无表情;性格内向的患者出现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性格外向的患者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前后相比判若两人;或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

近期记忆受损,如刚放置的东西转眼就找不到了;刚买的东西交完钱就忘了拿走等。远期记忆随着病情的发展也会逐渐丧失。

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出门后找不到家。

计算速度减慢,复杂计算无法完成或经常出错,晚期患者简单的加减计算无法完成,甚至丧失数的概念。

思维混乱,推理能力下降,逐渐丧失处理问题的能力。

说话唠叨重复,内容杂乱无章,问西答东,晚期出现缄默少语,无法阅读。

情感迟钝,淡漠无表情;性格内向的患者出现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性格外向的患者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前后相比判若两人;或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

坚持这7个习惯,

“拯救”记忆力,预防阿兹海默病!

01

摆脱电子依赖症

职场人工作要对着电脑,下班路上要抱着手机、回到家里要玩ipad,生活、娱乐都离不了电子产品,这可能会造成年轻人大脑利用率相对降低,造成记忆力下降。

02

建立规律睡眠,减少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大脑在该休息的时候不能好好休息,到了该工作的时候,不能完全兴奋起来投入工作,因此极不容易接纳外来信息,无法将记忆储存,某些记忆的要点(信息元)也会丢失。当这种状态长时间持续时,也会引起心理障碍。

03

控制体重BMI

BMI指数应该控制在18.5~24之间,65岁以上老人BMI值可略高。腰围最好控制在男性85cm以下,女性80cm以下。BMI指数:体重(Kg)÷身高平方(㎡)。

04

保护听力

轻、中、重度听力损失的老人,其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人的2倍、3倍和5倍。保护听力从现在做起:

1.使用耳机时有个“60原则”:音量不要超最大音量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60分钟,外界声音不超60分贝。

2.控制好“三高”:改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并经常锻炼,以避免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易导致听力损失的疾病。

3.及时佩戴助听器:如果出现听力障碍,即使佩戴助听器。

05

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

据《中国老年血压管理指南2019》,老人的正常血压水平:收缩压90-140 mmHg。老人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

06

多社交,每天最好有运动

积极的社交关系,参与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使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的发病风险降低。建议每周运动5~7次,每次30分钟以上。

07

饮食中加点“地中海”元素

地中海饮食是指,以健康、清淡、简单而又营养全面的饮食风格。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我们推荐每周吃25种食物以上,蔬果、谷物量必须“达标”,动物性食物为辅、适量使用,少吃油盐糖。

供稿 / 杭州市三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