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平地响起一声惊雷,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在金田举起义旗,掀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即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历时十四年的斗争中,太平军和清军进行了无数次规模巨大的战役,如蓑衣渡大战、长沙之战、湘潭之战、九江之战、江北江南大营攻防战、宝庆会战、三河之战、安庆会战、雨花台之战、祁门之战、嘉应州之战,等等。所有这些战斗,若论对太平天国命运之影响最大,当属安庆会战。
历时两年的安庆会战,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双方在安徽省会安庆进行无数次血战,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曾国荃、鲍超、多隆阿、彭玉麟等当时最优秀的战将悉数登场。此役,太平军惨败,脊梁骨被折断,忠王李秀成孤掌难鸣,太平天国灭亡进入倒计时。一起来看看。
1858年秋冬之际,陈玉成、李秀成先是合力进攻江浦、浦口、扬州,第二次摧毁江北大营,而后便挥师北上,在三河镇将孤军深入皖北的湘军李续宾部6000余人全部歼灭,太平天国北岸之威胁得到解除。1861年,洪仁玕、李秀成等召开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之计来解除天京之围。按照计划,李秀成率三千将士远征杭州,待和春派总兵张玉良、郑士魁等分兵救援之时,突然回师配合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黄文金等攻击高桥、孝陵卫,和春、张国梁在败逃途中相继死亡,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摧毁,天京之围宣告解除。正当太平军在东南战场与清军绿营、八旗厮杀之际,胡林翼、曾国荃、李续宜、鲍超、彭玉麟、多隆阿等却在西线发起进攻,兵临安庆城下。与此同时,叛将韦俊给湘军献计攻陷安庆门户枞阳,粮道由此受阻。
自从九江失陷后,太平天国在长江中游仅存的战略要地便是安庆,只要此地一失守,天京将会无险可守,随时有被攻破之可能。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太平天国统帅部自然知道,也极尽全力地去救援。1860年9月,陈玉成从天京渡江北上,围攻寿州、凤阳、六安,逐渐靠近安庆。1860年11月,陈玉成联合捻军将前锋推进到桐城西南挂车河,连营40余座,向湘军李续宜部、八旗多隆阿部猛烈冲击,试图直接救援安庆。双方在此处激战数日,湘军利用深沟、高垒阻击太平军,陈玉成苦战多日,进展不大。紧接着,陈玉成进攻枞阳,试图打通这条重要的物资补给线。很遗憾,他的对手是昔日猛将韦俊,他俩仇恨很深,所以,陈玉成进攻枞阳又以失败而告终。
既然直接救援方式行不通,那就得另寻良策,即是实行“西征武昌”之计,大军攻击湘军大后方武昌,迫使湘军回援,已收到安庆之围不攻自解之效。为此,陈玉成请求李秀成出兵配合,可谁知,李秀成却以:“苏省地方费了多少年苦,现在百姓未伏,万不能来救。”为由婉拒陈玉成。很无奈,陈玉成只能通过洪仁干去做思想工作,尽量争取李秀成支持,李秀成表面答应帮忙。1861年春,陈玉成率领主力连下英山、霍山、黄州,前锋距离武昌仅100公里,骑兵瞬间即可抵达城下。当时,武昌城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城池失陷乃早晚之事,胡林翼为此直接吐血数升,哀叹自己:“笨人下棋,死不顾家!”很遗憾,李秀成对此次“西征武昌”计划压根不感兴趣,行军速度拖拖沓沓,在江西转战多日,白白浪费大好时光。陈玉成迟迟等不到李秀成,再加上安庆连连告急,于是留下赖文光守卫黄州,自己则率主力向东救援安庆。李秀成到武昌城下时,也不攻击城池,而是原路返回苏杭发展,不去救援安庆。对此,洪仁玕批评到:“安庆弃而不顾,徒以苏杭繁华之地,一经挫折,必不能久远。”
1861年4月底,陈玉成率三万大军进抵安庆外围集贤关,并扎下大营,准备攻击围城湘军曾国荃部。此时,天京派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等率10万大军增援,这是一支临时招募的军队,战斗力堪忧。1861年5月,陈玉成指挥各路大军猛攻湘军营盘,与李续宜、鲍超、曾国荃激战数日,所部伤亡惨重。由于洪仁玕部太平军战斗力太弱,无法突破湘军防线与陈玉成合兵一处,陈玉成渐渐招架不住。1861年5月19日,陈玉成留下刘仓琳部4000人守卫赤岗岭,令派4000人守卫菱湖北岸,确保安庆仅存唯一粮道畅通,自己则去桐城与洪仁玕商议对策。陈玉成一离开,曾国荃立即命令鲍超、成大吉两部一万余人围攻赤岗岭,刘仓琳力战而亡。不久,菱湖北岸13座营垒陷落,4000千太平军无论投降与否,全部死于湘军刀下。1861年8月,陈玉成、杨辅清做最后的挣扎,亲率数万大军猛攻曾国荃,却依然无法突破防线,被阻挡在壕沟之外。1861年9月,曾国荃吉字营攻陷安庆,守将叶芸来、吴定彩等近两万战士全部阵亡。
安庆陷落后,陈玉成大本营丢失,被迫退守皖北庐州,后中苗沛霖之计而被胜保凌迟处死,太平天国脊梁骨被折断。没了陈玉成在西线牵制湘军,在苏南混得风声水起的李秀成也是孤掌难鸣,无力回归天,太平天国灭亡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