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易尿频,可利用中医药方来调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79
导读

有不少老年朋友反映,每到冬季都会出现小便次数增多的现象,特别一到夜里,总是要起床,严重影响了睡眠。此方可以用于尿频特别是夜尿多,小便较清者。此方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尿不尽而尿频者,多数还伴有面色苍…

提示:

有不少老年朋友反映,每到冬季都会出现小便次数增多的现象,特别一到夜里,总是要起床,严重影响了睡眠。要缓解这种情况,一些中医药方就能帮上老年朋友的忙。

尿频的表现与所致成因

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如果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多种原因都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软组织(皮肤与血管)为了御寒,呈收缩状态。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膀胱弹性降低,使尿的贮留量受到限制。因此更容易出现尿频现象。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无力,也会致使小便频数。另外,湿热、肝气郁结体质者,也容易出现小便频数。需要区分对待。

五个简易中草药方有助改善尿频

对于有需要但不便使用大剂量中药方的人来说,使用中草药是不错的选择。

方一:玉米须(或者白茅根)

取玉米须(或者白茅根)适量煮汤喝。此方可用于小便频多,且尿黄、口干口苦者。

方二:肉桂、桂枝、芡实、附子

日常煲汤时可以添加一到两种适量食用,注意使用附子时应控制用量,一般6克为宜。此方可以用于尿频特别是夜尿多,小便较清者。

方三:麦冬、五味子、山茱萸

日常选取一种泡茶饮用。此方可以用于尿频但每次尿量较少,容易出现烦热者。

方四:黄芪、大枣

黄芪可用于煲汤,大枣可于日常食用。此方可以用于尿频且容易拉稀者。

方五:枳壳、佛手、青皮

取一种日常煲水饮用即可。此方可以用于尿频但尿不畅,容易叹气、腹胀者。

这些验方和中药也可辩证治尿频

此外,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还常使用以下验方和中成药:

●六草汤即由凤尾草、车前草、旱莲草、蛇舌草、猫须草、马鞭草组成。此方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经常出现尿频、小便黄而短,口干、口苦,舌苔黄而厚腻者。

●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加减。此方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可以用于尿频且小便清而常,夜尿较多,容易四肢冰冷者。

●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加减。此两方(合并使用方,需要医生专业指导使用)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多用于尿频但尿量少,容易口干但不喜欢喝水,手心、脚心容易发热者。

●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大枣加减。此方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尿不尽而尿频者,多数还伴有面色苍白、消化不良、大便拉稀等不适,有些老人甚至一咳嗽就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

●逍遥散成分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此方具有疏肝气、解抑郁的功效,适用于尿不尽而尿频者。这种尿不尽症状更为严重,患者心情不好时候尿意更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

尿频多为虚症,除了需要调养外,还应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

(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李艳鸣)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