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一些大学老师,为什么年纪挺大了却还只是个讲师?原因有三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44
导读

但不管是哪一种叫法,也不管是大学教师评职称还是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职数的限制从来都是一名老师想要在职称评聘上更进一步的“拦路虎”。如果一所高校评聘副教授的职数有限或者基本上没有,那么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大学讲师而言…

“一些大学老师,为什么年纪挺大了却还只是个讲师?”有人问。

有的大学老师年纪很大还是讲师?这个问题和“为什么很多小学教师快要退休了怎么还是初级教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包括初级教师(二、三级教师)、中级教师(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副高、正高级教师)这三种款式,而大学教师的职称同样也有不同的类别:大学教师中“含金量”最低的是助教,比助教逼格高一点点的就是讲师,而讲师往上一步爬就成了副教授(上海财大骚扰女生的钱某好像就是副教授),而大学教师职称中最高的当然是教授这个级别。

至于为什么在大学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高龄讲师”,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职数的限制。

职数就是评职称的数量,有人说它叫评职称的名额,也有人说是职称评聘的指标。但不管是哪一种叫法,也不管是大学教师评职称还是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职数的限制从来都是一名老师想要在职称评聘上更进一步的“拦路虎”。如果一所高校评聘副教授的职数有限或者基本上没有,那么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大学讲师而言想要晋升为副教授,职称晋升就和肥皂泡一般玄幻。

其次,是条件的限制。

“高龄讲师”虽然年龄都比较大,但是学历却不怎么高,有些高校的高龄大学教师,相当一部分人是本科学历。而本科学历的老师,就算是在农村小学想要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他们身处的环境是高校。所以,学历层次上的限制注定有些“高龄讲师”这辈子想要在职称评聘上更进是非常难的。

当然,除了学历上的限制之外,一些“高龄讲师”评不上副教授,很大的原因是“人脉资源”方面存在的短板。当一名教师认识的人在职称评聘方面说得起话的人几乎没有,那么在一次次职称晋升过程中习惯性“折戟沉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限制之外,评选副教授的其他条件限制也挺多的,比如高逼格的论文数量不够,相关的教学成果不足,这些在大学教师职称晋升过程中同样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三,放弃职称评聘。

“珍爱生命,远离职称”,这句话在我们中小学校园非常流行,但是在大学可能不是那么流行,因为有些大学针对青年教师采用的是“非升即走”的方式——一名年轻的大学教师来到一所高校任教,如果在一定的年限内在职称方面一直保持“原地踏步”的话,那么直接被解聘走人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所以很多青年教师为了不被“炒鱿鱼”,他们耗尽“洪荒之力”想要把职称晋升搞上去。这就意味着,那些年龄大、学历低、核心竞争力弱的“高龄讲师”想要晋升副教授就有了更多的“中梗阻”。故此,一些“高龄讲师”放弃职称评聘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能够晋升更高一级职称的话,没有哪个大学老师愿意当“佛系教师”。对于大学教师评职称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