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懂茶从喝茶到懂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21
导读

也许是单纯的咀嚼茶叶口感不太好,又或许在药用的过程中发现味道还不错,唐代的祖先们发明了“煎茶法”。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于是就出现了“斗茶”和“点茶法”。点茶法便是斗茶时所…

茶,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饮品, 可你是否认识你手中的这杯茶?

世界三大饮料分别是:咖啡、可可、茶。

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饮料之一,它的饮用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水。喝茶一直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和“琴棋书画诗酒”并列,成为文人雅士们的消遣方式之一。更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人尽皆知的俗语。

那么茶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饮料之王的呢?

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据上古野史记载: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指的是茶)。想来,满世界的嚼草玩儿,难免碰到个带毒的,幸亏碰到了茶方才解了毒!剧情虽老套,但作为主角的“茶”总算是C位登场了!

盛行

也许是单纯的咀嚼茶叶口感不太好,又或许在药用的过程中发现味道还不错,唐代的祖先们发明了“煎茶法”。将经过炙烤的茶饼碾罗成末,等到煮水开始沸腾的时候将碾好的茶末投入其中,并且同时不断地加以搅拌,直到茶汤完全沸腾后停止。

在唐朝的中晚期,煎茶法十分盛行。

发展

岁月穿梭,时代更迭,时间来到了宋代。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于是就出现了“斗茶”和“点茶法”。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品评分高下。而点茶法便是斗茶时所用的方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

沉淀

至清代,饮茶风气更为普及,深入民间。饮茶的人愈多,制法愈精巧,研究改进制茶技术的工作也就愈加深入。

“炒青”发明后,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结果,茶叶花色越来越多。如松萝、龙井、珠茶、瓜片等名茶相继出现。

茶类的由来

明清期间,推测是由于绿茶制作过程的缺陷,发明了黄茶类,具体时间不可考。又因长途运输等原因,发明了黑茶。

红茶的发源时间亦无确切记载,当在明嘉靖三十九年前(1560年),地点是福建。根据推测,最早是在福建崇安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烟小种)。

乌龙茶于清雍正年间福建茶人创制,分布于闽北及闽南,闽北乌龙茶以热萎调工艺为主,主要突出岩韵。闽南乌龙茶以冷萎调传统工艺为主,主要体现花香蜜韵的特征。而后传入台湾。

近代白茶的起源是由于大白茶树的发现。最早在政和,官方记载是1874年之前。可以初步断定,白茶是在19世纪50-60年代开始创制的。

更多茶资讯请关注:乌山好茶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