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至南京人不吃饺子,老母鸡汤和豆腐才是标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85
导读

南京人过冬至,老母鸡汤和豆腐才是标配! “烧包数九吃豆腐”,作为南京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而“吃豆腐”则象征着对新年的美好寓意。 在南京,没有什么能阻止南京人在冬至这一天团圆…

在北方,过冬至吃饺子的标配,南方人有的地方喜欢吃汤圆。而南京人过冬至,老母鸡汤和豆腐才是标配!

很多人以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事实上,冬至却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因为天地轮回,从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一日,开始下一个新的循环。

民间认为,冬至这一天是全年当中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的,此时阳气最弱,“阴间的灵魂可以出来放风了”,于是冬至又被民间称为“鬼节”。 在南京过冬至,最强的仪式感,大概非祭祖莫属。

老南京人通常在冬至到来前,准备好纸钱和金元宝,在当天的晚饭前烧纸钱敬祖先,也就是南京人常说的“烧包”。 “烧包数九吃豆腐”,作为南京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而“吃豆腐”则象征着对新年的美好寓意。

冬至吃“豆腐”,寓意多福。

以前有种说法叫“葱煎豆腐烧大肠”,说的是当时吃豆腐还要配上葱和大肠,这样油水丰富,能够满足物质匮乏时期人们的需求。 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

老百姓一般都是只烧“青菜豆腐”,葱煎豆腐,或者“小葱拌豆腐”,既不油腻,又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 其实,除了用豆腐,寄托对逝去先人的思念以外,南京人的冬至,过得堪比小年。 豆腐、饺子、汤圆、糯米豆沙团、赤豆饭、荸荠,茨菇,水芹,冬笋,还有老母鸡汤……

冬至喝鸡汤,进补的季节来到了

这个老母鸡汤,以前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农活,需要在冬至进补。 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冬至之后,南京人通常是一九一只鸡,吃到九九结束。

一边画着消寒图,一边唱着数九歌,最重要的家人一定要团圆,隆重气氛,丝毫不比过年差。 除此之外,在老南京的冬至习俗中还有媳妇做鞋敬老、丈人“送冬”祝福、商铺放假等习俗,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消亡了。

在南京,没有什么能阻止南京人在冬至这一天团圆。 怀念先人也好,进补抵御寒冬也罢,所有的一切寓意,都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