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孟竹) 控烟条例逐渐被大多数人了解,室内无烟环境的理念开始被大多数人所掌握;多数吸烟者能够在法规规定的场所吸烟,北京全市吸烟人口逐步下降;吸烟者在室内吸烟时受到的劝阻和管理的机会有所增加,不吸烟居民被二手烟伤害的机会明显减少……2015年6月,北京市开始执行最严控烟令,四年来,全市控烟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2018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共监督各类控烟场所11.72户次,合格率为95.3%;责令整改不合格单位4599户次,共处罚违法单位750家,单位罚款228.9万元,处罚个人3574人,处罚金额为19.4万元。
但是,北京市控烟工作仍然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控烟工作地区差异比较大,尤其是以区为单位,远郊区和市区差异大,在同一个区内,不同的街道在控烟管理上差异也很大。此外,差异主要反映了对控烟的监督和管理水平。
为此,北京市控烟协会和市疾控中心合作,将志愿者街道控烟检查和控烟投诉情况综合起来,形成了北京市控烟工作指数分析。具体为,把北京全市投诉街道万人控烟投诉平均数作为衡量地区控烟工作水平的标准,用控烟志愿者每月对街道公共场所的暗访抽查评分作为控烟工作的指数来源,建立北京市控烟工作评价系统。
目前,北京市登记在册的控烟志愿者人数接近1.4万。目前,北京市控烟志愿者的数量继续提升。截至2019年11月底,今年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新增2086人。今年6月起,北京市组织控烟志愿者对全市16个区共152个街道(除乡镇)的控烟单位开展了室内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暗访和检查,每个街道每月按照标准抽样11个单位,包括教育机构、卫生机构、住宿酒店、大餐馆、小餐馆、写字楼、商店、网吧、地铁站台及枢纽站、烟店等,由志愿者持手机对现场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得分实时传送到主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
北京市控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公布城市街道控烟指数,在全国尚属首例,采取先公布城市核心区的方法进行,随后,街道控烟指数将每个季度发布一次。对北京市远郊地区的控烟指数发布,待城镇控烟工作普遍开展后再给予检查和公示。
目前,首批公示的北京市控烟工作指数出炉。2019年6月到11月20日,指数公布了北京市城六区和通州区7个区共110个街道和地区的控烟工作评价情况,内容包括分街道控烟工作排名以及餐馆、写字楼和酒店问题最多的单位名单等,具体排名可在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官网查询。
相关内容:
街道控烟指数排名前十位:
石景山区 鲁谷街道
海淀区 田村路街道
海淀区 甘家口街道
东城区 朝阳门街道
西城区 牛街街道
朝阳区 麦子店街道
东城区 崇文门外街道
海淀区 中关村街道
海淀区 东升(地区)镇
东城区 景山街道
街道控烟指数排名后十位:
朝阳区 潘家园街道
丰台区 长辛店镇
东城区 安定门街道
石景山区 五里坨街道
西城区 西长安街街道
通州区 新华街道
西城区 什刹海街道
东城区 东花市街道
朝阳区 小关街道
石景山区 金顶街街道
西城区 德胜街道
(责编: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