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在早期是最佳治疗时期,但是在早期时却并无特异性症状,身体出现了某些症状也容易被忽视甚至出现误判,等到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
近日(2019年12月6日)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子刊《柳叶刀·肿瘤》刊登了一篇英国研究者关于20种表现症状与12种肿瘤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对象是年龄在25岁及以上的7997名患有12种实体瘤(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喉癌、肺癌、黑色素瘤,口腔或口咽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和肾癌)的患者。
肿瘤分期一般可分为1到4期,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预后越差。1期肿瘤情况比较轻,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2期、3期属于进展期,此时肿瘤的情况已经到中期。4期属于晚期,此时一般不考虑手术,而采用放疗或化疗。
下图是该报告中20种表现症状的1~3期和4期癌症患者的占比:
1~3期和4期癌症患者的症状及其占比
- 注:该柱状图中的每一对数据的第一组数据表示该症状单独出现的患者比例,每一对数据的第二组数据表示该症状与其他症状一起出现时的患者比例。
由上图可以看表现出某些症状的患者后来被诊断为癌症4期的比例从1%(异常的痣)到80%(颈部肿块)不等。被诊断为4期的概率越大,说明这些症状引起人们重视时,癌症更可能已经进展到了晚期。
对于表现出其中13种症状的患者,他们中超过50%的人被诊断为非晚期的癌症;对于除了症状为颈部肿块的患者外,超过1/3(至少38%)的患者的肿瘤分期都在1~3期。
20种表现症状与12种肿瘤之间的概率关系
- 注:例如当癌症患者出现血尿的症状时,他们中的55%后来被诊断为膀胱癌,22%被诊断为前列腺癌,18%被诊断为肾癌。颜色越深代表被诊断为该肿瘤的几率越高。
由上图可知,一些症状的特异性较高,大多数(超过80%)表现出相同症状的患者的癌症部位相同,例如乳房肿块与乳腺癌,异常的痣与黑色素瘤,绝经后出血与子宫内膜癌,咯血、呼吸困难、胸部感染、胸痛、咳嗽与肺癌。另一方面,一些症状的特异性较低,比如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背痛、疲劳、体重减轻则与多种不同部位的肿瘤有关联。症状的特异性越低,就越不容易引起人的重视,甚至可能造成对疾病的误判。
很多癌症在早期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等到临床症状表现出来时已经是晚期。以下列出了一些癌症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症状,一旦身体这些症状出现就应该引起重视。
肺癌
出现胸痛、咯血、长时间咳嗽。因肺癌引起的血痰往往是相近的毛细血管受累的表现,而毛细血管又有相当强的自愈能力,轻微的破损马上会自愈,所以可能表现出偶尔一次的血痰后,长时间内不会再次血痰,这种现象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乏力是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的表现,也该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无症状肺癌的主要方法有胸片痰液找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血液化验等,必要时定期进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吸烟者、接触石棉的人是高风险人群,应更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
胃癌
绝大多数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就尤为重要了。多数患者胃癌初期都会出现胃部疼痛,但是经常会被误认为是胃炎或胃溃疡。要警惕胃部疼痛这一无特殊性的胃癌早期信号,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更要注意,并应及时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不明原因的消瘦、疲劳乏力,这些也是常见但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症状。
胰腺癌
胰腺癌的症状主要有腹痛、上腹闷胀不适、黄疸、食欲下降、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等。胰头癌症状以腹痛和黄疸最多。黄疸是进行性加重,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的黄染,小便发黄,大便发白。体尾癌以腹痛最多,初发腹痛程度胰体尾癌重于胰头癌。
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或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我国乳腺痉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高值。推荐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及临床体检,一旦发现乳房有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迹象时,应引起重视,须请专业医生做进一步判断。
结肠癌
结肠癌的临床症状有贫血、便血、腹痛、体重下降或大便习惯改变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检查。由于早期结肠癌无症状,所以推荐高危人群和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检查。高危人群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家族腺瘤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大肠癌或大肠腺瘤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结肠癌病史者。
直肠癌
早期直肠癌的主要症状有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早期症状出现了便血,所以应该引起重视。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
肝癌
早期的肝癌一般没什么症状,患者的健康状态与常人无异,所以多为偶然发现或者在高危人群的检查中发现,而且很多肝癌患者发现往往较晚。肝癌高发于40岁之后,以中老年人居多,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肝癌的高危因素有饮酒、慢性乙型肝炎、携带丙型肝炎和肝炎病毒、肝硬化。定期复查对发现肝癌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
食道癌
食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也不严重,而且多是时隐时现反复发作,所以不易引起重视,可能会被当作消化不良或其它疾病的症状。食道癌早期的症状有吃东西时突然出现梗噎感,症状时隐时现;食道内有异物感,似有食物粘在食道壁上。食道癌中晚期表现为吞咽困难,直至最后出现消瘦、贫血等恶病质。
喉癌
喉癌早期的表现主要由喉部不适、有异物感、咳嗽、咳痰带血、声音嘶哑等,但是这些症状往往不易引起人们注意,也容易被当作慢性咽炎或慢性喉炎,当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喉痛和吞咽痛时多数已经发展到晚期。早期发现喉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听声辨血”,即声音嘶哑和咳痰带血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子的常见病,在45岁之前很少出现,此后它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前列腺癌可迅速进展以及导致死亡,也可长期潜伏终生不发病。早期的前列腺癌多在体检中被发现,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常在病理晚期才出现,待明确诊断时常已失去治愈的机会。前列腺癌可能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流中断、尿不禁,甚至出现尿瀦留或者尿失禁的,推荐定期做血清PSA检查或者前列腺彩超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前列腺癌。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并不代表就一定得了相关疾病,出现以上症状是在提醒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可以得到预防,除了关注以上列出的表现症状外,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癌症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Koo, et al., Presenting symptoms of cancer and stage at diagnosis: evidence from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19)30595-9.
2. 姚存荣, & 石明海. (2007). 肺癌的早期症状与早期发现. 中国医药导报(33), 153-154. DOI: 10.3969/j.issn.1673-7210.2007.33.121
3. 余志良, 李兆申, 周国中, 邹晓平, 贺佳, & 蔡全才, et al. (2002). 胰腺癌临床症状调查(附1027例分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7(4), 286-288. DOI: 10.3321/j.issn:0577-7402.2002.04.002
4. 程晓宏, & 缪进. (2011). 肝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江苏预防医学(06), 73-74.
5. 王素娟, & 廖承熙. (2007). 喉癌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福建医药杂志(6). DOI: 10.3969/j.issn.1002-2600.2007.06.115
6. 陈昭典. (200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应用. 实用肿瘤杂志(4), 220-222. DOI: 10.3969/j.issn.1001-1692.2002.04.002
7. Liu, et al., Trends and age-period-cohort effect o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rostate cancer from 1990 to 2017 in China. Public Health, 2019. 172: p. 70-80. DOI: https://doi.org/10.1016/j.puhe.2019.04.016.
8. 于皆平, & 田耕. (2001). 结肠癌早期诊断的策略. 胃肠病学(4), 195-195.
9. 何帅. (2009). 简述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和预防方法. 中国疗养医学(07), 90.
10. 世界卫生组织. 癌症预防. 2019 [accessed 2019 Dec. 18]. Available from: https://who.int/cancer/prevention/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