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有个老病人老张(化名),患糖尿病已有30年。让大家都惊讶的是,他的血糖控制得特别好,且无任何并发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张的自述,看看他是如何“甜蜜”走过这些年……
我是老张(化名),今年58岁。年轻不算大,但你肯定猜不出我患糖尿病已有30年。还记得28岁那年,我到外地出差,结果发烧了。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我血糖、尿糖都特别高,患糖尿病,听得我呀,是一脸懵。经过简单治疗后,我回到了南京。
那几天,我总是辗转反侧,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心里想着,我才这么年轻,就得了糖尿病,这可如何是好?老婆孩子,这都指望着我养呢。不行不行,我得再找医生问问。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当时接诊我的是孙子林医生,他悉心为我制定糖尿病治疗方案,并且告诉我很多日常要注意的细节。那时候我三天两头往医院跑,一有问题就跑来问孙医生,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和我说这儿、说那儿。当然现在他已经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了,但是还在中大医院出专家门诊,直到现在,我依然是他的“铁杆粉丝”。
三十年前,很多信息交流都没有现在方便,除了日常跑到医院“缠着”我的“明星”外,我经常会泡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学习糖尿病的相关书籍。直到后来,2005年10月,我得到消息,中大医院内分泌借鉴德国乌尔姆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办了全国首家集病人参与、互动、娱乐于一体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我当时特别高兴。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到中大医院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来上课。这是一个针对糖友教育学习的特别学校。在这里,有系统的培训课程,也有最权威的老师。培训课上,老师会教我们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用药、血糖监测、足部及皮肤护理、胰岛素注射技巧、低血糖防范等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这远远比我在书本上看的要受益更多得多。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走过的这十四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糖友们。现在,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还在定期举办,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周末大家还会一起约出来转转,散散步,打打太极。
一起打太极的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这里面,糖尿病患者也不少。我们经常一起探讨、交流,比如最近吃些什么、遇到什么困惑等等。我也会和他们讲讲这三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的血糖控制得一直很好。比如吃饭前先吃素菜,早上的杂粮稀饭要放温热了再吃,吃饭要吃得慢些,平时口袋里要常备小零食,定期测血糖等生活小知识,都会一起分享。因为有了同伴的加入,这场“学习之旅”变得更加有趣。
这就是我,一个患病三十年的老糖友的自述。糖尿病作为一个慢性病,控制不好引起并发症确实可怕。但是只要控制得当,每天搭好“五驾马车”,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轻轻松松、安稳甜蜜地度过这些年。(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