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官员名叫许应龙,字恭甫,乃福州闽县人。于南宋皇帝宋宁宗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时考中进士,被选调为汀州教授,后升迁为籍田令。许应龙政声颇佳,为后人所敬仰。
许应龙,自小聪慧,喜爱读书,五岁的时候便已经通晓各类经旨书籍,名声在外。一日,家中举办宴会,他的父亲请了许多客人,皆是有学识的人物。宴会中,几位客人对许应龙的父亲说道:“听闻贵子虽年幼,却是十分有才,我们今天来到这里做客,想一睹贵子风采,希望能够与他见上一面。”其父回应道:“犬子何德何能,能得到各位的抬爱,实在是庆幸。各位要见他,哪有不肯的道理。”说完,便命令下人去叫许应龙出来会见客人。
古人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此时的许应龙正在后院玩耍,听闻父亲叫他去参加宴会上,以为有东西吃,高兴得不得了,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宴会上,其父在座的客人说道:“此子便是不才之子,叫应龙,字恭甫,儿啊,见过叔叔伯伯。”
“列位叔叔伯伯在上,恭甫在此有礼了。”许应龙一一向客人们作揖。客人们见他如此俊俏,不住地称赞。其中一位客人站起来问:“你几岁了?”
“我五岁了!”
“听闻你聪慧异常,不知是真是假?我这里有一上对,若是你能对出,就证明坊间传闻不假,你敢应对吗?”
古人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有何不敢,但请这位伯伯出上联。”
“小小年纪,果然有气魄,你听好了,我这上联是‘小儿气食牛’”,这上联出的有水平,乃取自唐朝诗圣杜甫所作的《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的一句,许应龙此时刚好也是五岁。那么这上联是何意思呢?意思是说五岁的小孩就有能吃下一头牛的气概,形容人的气魄非凡。
古人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其他客人,见这上联有水平,给一个五岁小孩对,个个都认为有刁难之意,因为他们都对不出下联,何况这么个小孩子。许应龙略作思考,下联便有了,他回答道:“丈夫才吐凤”。此下联一出,在做的宾客无不称赞,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那出联的客人也对小应龙佩服之至。意思是说长大了更有吐凤之才。许应龙下联取自晋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卷二: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即成语吐凤之才的出处。许应龙仅五岁便知晓,且以此作出下联,堪称神通,应对极妙!列位,对于小应龙的下联,是否称赞呢?你是否也有下联相对?(文:悔昔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