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曲玮玮
来源: 曲玮玮(qvweiwei1111)
“我结婚的时候请不到伴娘怎么办啊?”
上个月和朋友小齐一起参加一场婚礼时,她突然很焦虑的对我说。
我第一反应是,怎么会,你人缘不会差到这个份上吧?
“真的”,她伸出手指开始数,算上我,玩得不错的同事,发小,也才零星几个人,她甚至杞人忧天的觉得, 自己的婚礼上,请来的人还凑不够一桌喜宴。
小齐说,每次都觉得维持关系太难了,以前在她隔壁工位的同事,两人一起上厕所,一起点外卖,还相互去对方的出租房里住过,关系非常好。
然而,隔壁工位的同事离职后,两人就很少联系了。
微信还在,同事也还住在原来的地方,但不知道为什么, 对方没主动联系她,她也同样如此。
一天两人在附近的菜市场遇见,小齐下意识地躲开,她不知道同事有没有看见她,但她们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打招呼。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没有任何利益瓜葛,没有纷争,甚至同事要辞职这件事,她还是第一个人被透露的人。
小齐告诉我,她一直都是这样,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里。
她小学时期玩得很好的朋友,上初中之后就不联系了,初中玩得好的,上高中后也渐渐不来往,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散,好像换个环境,以前的朋友就会被她弄丢。
她学生时代唯一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好友是我,因为我们不仅初中高中都那么凑巧的在一个班级,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家里也住得近,父母彼此认识,想避开都难。
我很郁闷:你跟我一直玩得好,原来只是因为距离近。
小齐说,难道你不觉得吗?有时候物理距离上近了,心理距离才会近,它们像正比例关系一样,一旦其中一个远了,另外的也跟着远了。
我不同意她这个荒谬的理论。
小齐这样和谁都能打成一片的外向性格,居然会为找不到伴娘发愁。她不是缺朋友,而是无法维持关系。
“无法维持长久关系”,是一个很有趣的命题,回公司之后和同事聊了一下,他们都普遍认为自己不擅长维持关系。
同事盒盒说,不知道为什么,不太想和以前的朋友联系, 过得不太好的,去关心对方怕她会难过和多想,混得风生水起的呢,又怕贸然的问候会打扰。
所以渐渐的就只愿意跟现阶段的朋友联系,大家至少进退同频,交往起来没那么多顾虑,可以放心喝酒聊天。
我仔细想了想, 自己的人生中也有很多无法维持、莫名走散的关系。
好像那些人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被时间过滤掉了。
我甚至想不到自己是怎么和他们走散的,没有矛盾,没有争吵,也没有互相拉黑,但就是不再联系,慢慢下沉到微信联系人的底部,从此杳无音讯。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人际关系就像一个漏斗,在漏斗上方的,是和你现阶段联系最密切的人,这个漏斗里会不断加入新的朋友,而以前的某些朋友,如果没有交流和互动,就会被新朋友挤占,然后不断下滑,直到最后他们滑落到那个细小的缺口里,像一粒沙子那样,从你的生命中溜走了。
而你的漏斗里装满的沙子,不会意识到有什么不同, 直到有一天回过头张望,才突然发现那一粒沙,早已经消失在沙漠里,人群中,无迹可寻。
这么说或许很现实,但它确实是个现实。
友情是是这样,爱情也是如此。
一个叫coco的粉丝曾经在后台发过这么一段故事:
她大二时,男友出国了,两人起初还每天聊会儿视频,后来频率缩减为每周聊一次,再后来coco只能从社交网站上知道男友的动向。
他们的爱情好像时差那样一起改变了。
她懒得打电话过去,男友也鲜少交流,两人渐渐的散了,直到某天Coco提出分手,男友问她,你有喜欢的人了吗?
她回答说没有,男友说,我也是。然后呢?没有然后,两人都觉得挺没意思的,就分手了。
Coco在故事的结尾问我:玮玮,我和男友恋爱1年了,之前我们相处得很愉快,有共同爱好和话题,为什么那么快就会异国恋打败了,难道爱情这么脆弱吗?
我没办法回答她, 因为这段爱情的问题,比起出轨劈腿暧昧冷暴力这样实质性的问题,显然算不上问题,可是疏远就这么发生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才意识到,这还是“不会维持一段关系“的问题。
我们很多人都太依赖环境和物理距离了,一旦我们触不到身边那个实体的人,就会自动的放任对方滑向漏斗的底部。
我见过的在爱情里如鱼得水,始终能保持新鲜感的人,几乎无一例外也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高手。
他们脑袋里好像有一张excel表格,清晰的记得每个人习惯爱好,将每段关系打理得细水长流又清爽。
实习时认识的一个杂志主编Janet,我无意中看到她在8月的日历上勾出许多红圈,便问她这个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忙,她回答说这些都是朋友生日,朋友的孩子生日等,圈起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买礼物。
我被她的细心震惊到了,但心里同时觉得,天呐,这样好累。
Janet说,很繁琐是吗, 但这是我的生活习惯之一。
后来我看到的印证了她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我们觉得困难的事,她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她生日的时候,杂志社永远有收不完的花和礼物。
她的感情生活很稳定,结婚5年,另一半还时常和她一起旅行,出差时总会带回来礼物,情人节还会定大捧玫瑰到杂志社,就像热恋中的情侣。
我想这多少也得益于她特别擅长维持关系。
如今我过生日时,Janet也会发来问候和礼物,我想起她日历本上的红圈,觉得很温暖, 因为世界上有个人记着你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有种说法是,需要主动去联系的关系,都应该早点切断,因为这证明了你没那么喜欢。
以前我深以为然,但现在看来,如果双方都这么想,不就越走越远了吗?
如果你也常常被朋友来了又走,无法维持关系而困扰,下面这些建议或许对你有用:
1.就算对方不主动联系你,你也要主动联系,因为也许你们都不约而同的等着彼此来联系自己,就这样默默越走越远;
2.要有这种意识:你不可能永远和朋友们在一个圈子里,要允许你们某些方面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总有些东西是大家能一起聊的,学会找话题。
3.有时候维持关系不一定需要一个个去尬聊,可以找到一个小圈子投放话题,比方说曾经的宿舍群,在双十一可以抄作业,问问室友们的购物车里有什么,或者聊聊八卦;
4.对特定群体,要有一个破冰话题,比如和前同事吐槽公司,和同学聊学生时期风云人物的近况,破冰话题可以一秒缓和尴尬,让你们热火朝天的聊起来;
5.及时更新你的寒暄库存,换点有意思的内容进去,如果你和熟人寒暄的内容总是,“最近怎么样,吃饭没,吃的啥”,就显得话题干涩且不真诚,有点没话找话的意思。
最好的寒暄方式是观察对方,然后说出朋友的变化,比如对方新做了发型,化了个不错的妆,这样话题很自然的出来了;
6.如果你关注了朋友的朋友圈或是微博,当发现对方发布了不开心、有情绪的动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也可以拉近距离,同时知道朋友的近期动态,不会陷入无话可聊的状态;
7.整理出一份清单,将朋友的生日记下来,送上惊喜小礼物或者问候,让对方知道‘ta在你心中保留有一个位置;
8.不定期送上小惊喜,比如为加班的朋友点上一杯奶茶,发现了什么好东西顺便给朋友买上一份,虽然是小小的付出,但懂得的人会将它放在心上。
可能你会觉得维持关系好累, 但既然来了这个凡尘俗世,就要接受凡尘俗世的规则,因为我们也只是个凡人。
你要是可以超然物外,不用在意人际关系,人生重大场合不需要朋友撑场子,难过和伤心不需要跟朋友分享,那你完全不必为维持关系烦恼。
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勤能补拙,这四个字在任何方面都行得通,包括看似毫无章法可循的人际关系,也需要我们去找规律。
曾和你在同一个环境中嬉笑怒骂的朋友,那些付出的时间和感情都是真的, 不要因为物理距离的拉远,就和他们渐行渐远。
朋友不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永远还有下一个。如果不懂得维持,也许有一天,你会恍然发现自己的手中早已空空如也。
作者简介:曲玮玮,青年作家,百万粉丝自媒体人,最有故事的女同学。年度重磅图书《今天以后,人生无数可能》亲笔签名本正在当当京东等热卖中,预售当晚当当网分类榜第一名,总榜第三名。据说每个希望2017年有新开始的年轻人都买了这本书。微信公众号曲玮玮(qvweiwei1111)微博@曲玮玮。